什么是炭疽病?
炭疽病小知识
1.什么是炭疽病?
答: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 急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 。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动物报告疫病。
2.炭疽主要感染哪些动物?
答: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均可感染,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 家禽一般不感染 。
3.炭疽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传播?
答:人和动物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或受损伤的皮肤接触感染。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大多数情况下,是牛、羊等食草动物在吃草时摄入芽胞引起感染,人接触了感染牲畜的肉类、毛皮、血液或土壤等其他污染物而感染。接触健康的牛、羊等动物及其肉类制品是不会感染炭疽的。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炭疽疫情,每年6-9月为发病高峰,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的季节,由于暴雨、洪涝冲涮导致炭疽病菌暴露地表,家畜接触而引发疫情。
4.养殖户应如何做好炭疽防控工作?
答:炭疽多为散发疫情,但是炭疽芽孢抵抗力极强,在干燥土壤和污染草原中可存活40年以上,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一般消毒剂对芽孢杀灭作用很差,难以清除。养殖场,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炭疽疫情的地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
一、有条件的养殖户要对易感动物实施免疫。
二、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地、圈舍及进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三、不从疫区调运易感动物;从非疫区调入动物要有齐全的检疫手续,落地后要隔离观察,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
四、发现牛、羊、猪等牲畜突然死亡或者天然孔出血、腹部膨胀、体温升高等现象,要将病死或发病动物隔离,限制其移动,做到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并及时上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5.牛羊肉等动物肉制品还能吃吗?
答:不要食用病死牛、羊肉以及来源不明的肉制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牛羊肉都是经过检疫的,烹饪时煮熟煮透可放心食用。
6. 为什么需要重视炭疽病?
答:人类感染炭疽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经皮肤接触感染、经口感染、吸入性感染。与感染途径相对应,炭疽也主要有三种临床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有时会引起炭疽败血症和脑膜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在2015年接受健康报采访时提醒,肺炭疽发病急,要凶险得多。
7. 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有何症状?
答:肺炭疽初起为“流感样”症状,表现为低烧,疲乏,全身不适,肌痛,咳嗽,通常持续48小时左右。然后突然发展成一种急性病症,出现呼吸窘迫、气急喘鸣、咳嗽、紫绀、咯血等。可迅速出现昏迷和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肠炭疽可表现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急性肠炎型发病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急腹症型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持续性呕吐及腹泻,排血水样便,腹胀、腹痛,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死亡。 皮肤炭疽首先面部,颈肩部,手脚部位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之后会变为水泡,起初不会很疼。不过随着病情的加重,很多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呕吐,甚至浑身无力。皮肤上的小水泡也会逐渐变暗,成为黑色暗红色的表现。在此之后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病的一周后会逐渐破溃,发展为溃疡。
8. 皮肤炭疽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炭疽监测方案》,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食草动物牛、羊、鹿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目前我们熟知的甲类传染病有鼠疫和霍乱,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和炭疽一个等级。
皮肤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牧民以及皮毛、肉食、畜产等职业,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每年报告皮肤炭疽患者从100-300例不等,绝大多数炭疽患者都是接触了感染的动物或动物制品导致的。虽然炭疽在人和人之间不能像流感或者新冠肺炎那样传播,接触病人被感染的概率极低,一般皮肤炭疽病灶处可排菌,偶尔可以人传人。
图文来源于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