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领袖 | 援莎专家马学先:来了,就要努力改变

2021
09/15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强技术,淬炼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在三级医院专家的持续指导下,我院妇科团队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就诊者也越来越多。”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海尼古丽·玉素蒲说。

 

她口中的“三级医院”就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感染管理科科长马学先带领帮扶团队支援莎车县人民医院,通过“托管式”“组团式”帮扶,截至2020年底,新疆受援县级医院住院患者较托管前平均增长47.90%,门诊诊疗人次较托管前平均增长100.76%。

 

“莎医到处可以感受到医科大一附院的影子,到莎医有到家的感觉。”这是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前来帮扶的专家一致的评价。

 

9月15日,马学先担任莎车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任期将满。两年的时光,也许只是匆匆一瞬,但在他的记忆里,已深深地烙上了莎车印记。

 

莎车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马学先

 

强技术 淬炼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马学先一来到莎车县人民医院这个陌生的地方就进行了深深的思考,没有等待,没有观望,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使他这个一直成长在“象牙塔”里的干部,逐步了解了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

 

“基层工作压力大,南疆工作压力更大。建三级医院,使之成为喀什南部地区医疗区域中心,为喀什南部区域二百五十万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成为马学先托管式对口帮扶莎医努力奋斗的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马学先深知要实现这一目标,靠一个人的力量不行,要靠莎医团队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争取党政班子的支持,特别是党委书记的支持。”马学先说,沟通交流成为他和刘胜鹏书记工作的常态,聊多了发现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走访近60%的科室,与全院100余名中层干部及医护人员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马学先说,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医院的现状与他的想象的有着一定的差距,对口帮扶任重道远。



深度调研后,发现人才培养、科研教学,专科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因此、莎车县人民医院通过柔性引进泌尿外科、眼科、病理科、胸外科、药学高级职称专家5名,先后多次引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知名专家与教授开展柔性援莎,有针对性聘请荣誉主任29名,名誉主任17名。

 

医院良好的用人环境及口碑,慕名而来的各级各类人才越来越多,其中有多名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甚至还有人具备学科带头人的资格,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对口支援的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一方面派驻人员到县医院开展教学指导、出门诊、做手术等“传帮带”;另一方面,利用远程医疗方式开展培训、教学、查房指导,极大提高了帮扶效率。



“我们通过‘派下去、请上来’的学习培训、学科团队建设、学科骨干带头人培养,加大招聘力度以及合理的绩效分配等,为我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医疗队伍。”马学先如是说。

 

同时,围绕“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依托外院专家培养本院人才。马学先带领援疆、援莎医疗队成员扎实落实“师带徒”制度,建立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骨干医师遴选机制。用好用活本土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考评、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了辞职率降至历年最低的水平。

 

“在三级医院专家的持续指导下,我院妇科团队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就诊者也越来越多。”莎车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海尼古丽·玉素蒲说。


让海尼古丽兴奋的是,便携式B超仪、盆底治疗仪等仪器已经通过了招标采购,马上就要进驻科室,刚刚从新医大一附院进修学习回来的她觉得更有干劲了。“我们有设备、有技术、有服务,最终受益的是基层患者。”


抓管理 文化建设促内涵提升


托管式帮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新疆医科大一附院先进的管理经验成功地“嫁接”到莎车县人民医院并为其所用,这是马学先援莎的目标之一。

 

然而,要实现成功地“嫁接”,两家医院有太大的差距,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对于一个担任过多个管理岗位的负责人的马学先来讲正好发挥他的长处。

 


“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文化建设带动内涵建设。”马学先表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建具有莎医风格的品牌文化、团队文化、形象文化、绿色文化、学习文化、暖心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感恩文化十大文化品牌。


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积累形成过程,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马学先充分利用院周会、职能科室例会、行政查房、各种委员会议将一附院先进的管理经验一点一滴以悄无声息、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慢慢灌输给莎医的管理团队。他从各种管理工具的应用开始,在到制度、方案的制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大家。

 

2020年,因为疫情,需要尽快建一座感染性疾病综合楼。对一个从未参与过建筑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向书本学习,向专家请教,在实践中学习,马学先硬是将自己变成了半个专家。

 


在感染性疾病综合楼投入使用后,所有的设计、流程完全符合感染性疾病病房的使用要求。经过这件事情后,在全程参与急诊综合楼的设计建设中,给了他更大的信心,对每一个环节都不厌其烦反复进行了修改,与大家一起讨论,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急诊综合楼正在建设中,他每天都去看看建设的进度。在他结束帮扶任务之前,急诊综合楼虽还未能建成,但他说,一定会回来亲自看看建成后的急诊综合楼。

 
 
 

活学科 向三级医院冲刺


莎车县人民医院依托这些疆内知名专家多年的临床管理和临床实践经验,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开展适宜技术、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等措施,逐步孵化、健全血液科、心理医学科、皮肤科、胸外科、肾病/风湿免疫科、肿瘤内科等补齐薄弱专科能力短板。结合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需求,重点加强急诊科、ICU、手术室、麻醉科、病理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多普勒等专科建设,为临床专科提供诊断支持保障,提升疑难、急危重症疾病诊断、治疗能力。

 


马学先与温浩教授多年的师生情,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新疆医科大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莎车工作站。

 


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莎车县工作站平台,充分发挥援莎专家的作用,组建科研团队,加大对临床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临床科研能力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研。近两年来,申报省部级课题5项;承担地厅级研究课题2项;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莎车县工作站联合基金项目和院内课题2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8篇,发表SCI论文2篇。

 

细数马学先任职期间的点点滴滴,他与莎医人共同赢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共同奋战并见证了莎车县脱贫摘帽的历史性胜利,并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在各上级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医院基本完成了县级医疗机构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获得国家脑防委“脑卒中综合防治中心”;胸痛中心通过了基层版向国家标准版认证申报;大力开展医院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通过自治区电子病历应用评级四级评审。

 

在莎车这座古城的绿洲上,莎车县人民医院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伟大历史机遇。

 


在2020年年终总结颁奖大会上,莎车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胜鹏为马学先颁发“援莎贡献奖”时,两人相视一拥,眼睛闪着泪花,这一真诚的拥抱,成为了莎医的“精典一拥”。




 



 责任编辑(见习):吕博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马学先,综合楼,文化,莎医,妇科,学科,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