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直肠病人的护理策略
排便生理: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
正常人的直肠内是空的,当肠蠕动将粪便推移至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冲动沿(盆神经、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同时上传→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引发排便反射。传出冲动沿(盆神经)→ 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膈肌、腹肌兴奋→腹内压升高。
神经源性直肠(Neurogenic rectum)是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直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大便失禁、排便时间延长、缺乏排便意识等。主要见于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患者。肠道护理技术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排便规律,消除或减少由于失禁造成的难堪,预防因便秘、腹泻、失禁导致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操作方法:
一、诱发直肠肛门反射1、操作者食指或中指戴指套。2、涂润滑油后缓缓插入直肠,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3、每次刺激时间持续1min,间隔2min后可以再次进行。4、操作中注意不要损伤直肠黏膜。
二、腹部按摩1、指导患者排便训练时进行。2、操作者用单手或双手的食指、中指和环指沿结肠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环行按摩。3、从盲肠部开始,依据结肠蠕动方向,经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4、或在乙状结肠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形按摩,每次5~10min,每日2次。
三、增强腹肌运动
1、患者坐于坐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2、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四、盆底部肌肉运动1、患者取平卧位,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2、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3、每日练习4~6次。
健康宣教:
一、合理安排饮食:
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采用渐进式饮食治疗,即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二、建立排便反射:
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三、排便体位指导:采取蹲位或坐位;若不能取蹲位或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