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患者一次惊心动魄的磁共振检查
事件回顾:
患者,男,56岁,因车祸伤及头颈部及全身多处以“胸3椎体骨折、左侧骶骨骨折、双侧耻骨骨折、颈7、胸1棘突骨折、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湿肺、纵膈血肿 、头外伤”收入院,因双侧胸腔大量积液,01、29给予双侧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引流管妥善固定,告知家属注意事项,勿牵拉、打折。02、04 12:00护士使用止血钳夹毕胸腔引流管,患者在物业人员陪同下行核磁检查,进入检查室时,止血钳在磁力吸引下迅速穿过盖被悬浮空中牵拉胸腔引流管,患者诉双侧胸腔疼痛,工作人员立即给予去除止血钳,反折引流管,检查胸引管无脱出,于12:40检查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未再诉不适。
不寒而栗的后果:
1、双侧胸腔引流管脱出 ,轻者增加患者痛苦,重则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引发医疗纠纷;
2、止血钳在强磁力吸引下,产生抛射效应,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百万仪器受损,延误其他患者检查。
原因分析:
医护方面:
(1)值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不知晓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使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
(2)磁共振室工作人员未仔细核查患者身上是否带有金属物质;
设备方面:
磁共振室入口处未安装金属探测仪,只靠人力检查容易疏漏;
制度方面:
(1)带教培训不到位,科室未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核磁共振及其它检查注意事项的培训;
(2)陪检制度落实不到位,高危患者应有专业医务人员陪同。
整改措施:
将辅助检查注意事项列入新职工培训手册,磁共振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认真核实患者有无携带金属物质;
安装金属探测门,对进入检查室人员进行双重检查;
严格落实陪检制度,对于高危患者必须有医务人员陪同。
知识链接:
胸腔是由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腔内呈负压;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排除胸腔的积液和积气,以恢复和保持胸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使患侧肺复张;
引流管脱出后果:
直接导致气胸的发生,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如何预防管路滑脱:
(1)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
(2)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留置引流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3)引流管长度适宜,短则影响患者翻身坐起,长则容易拖地踩踏;
(4)妥善固定,搬运患者前应双重夹闭引流管;
引流管脱出处理:
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切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腔,以免造成胸腔内感染。
二、核磁共振相关知识
核磁共振MRI又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
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春霞)
参考文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