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吃糖+不刷牙=蛀牙,吃糖+刷牙=不蛀牙,这些错误的观念。
小时候总能听到爸妈念叨:少吃糖,要不然虫子都把牙齿吃掉啦!虽然是很简短的一句话,但在童年真的留下了阴影。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朋友们现在看到糖果,都会条件反射一样想到蛀牙。但也有很勇的小伙伴会觉得:好好刷牙不就好了吗。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 too young too simple了。到最后你可能发现,明明都有好好刷牙,为什么还是有蛀牙了?为什么大家都吃糖,就只有我牙疼了?
今天,我们就来理一理:吃糖+不刷牙=蛀牙,吃糖+刷牙=不蛀牙,这些错误的观念。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但人遭罪,钱包也遭罪。而其实很大一部分牙疼,都是由蛀牙导致的。那为什么会有蛀牙呢?
蛀牙,在临床上有个更为专业的术语:龋齿。目前医学上公认的龋齿病因有四个:分别是细菌、口腔环境 (食物和涎液)、宿主、时间 。
蛀牙的整个发生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细菌借助菌斑附着在牙上,通过食物产酸,酸在牙上积聚,牙齿矿物质开始溶解 (脱矿),持续一段时间蛀牙就会产生了。
牢记这组合:减糖减酸+正确刷牙
1.减糖减酸
不想蛀牙,少吃糖呗。大家心中呼之欲出的答案,想必就是“糖”了。不过,虽然“吃糖蛀牙”的说法,大家早已烂熟于心,但这里的“糖”,可不是你所想象的糖。
糖,指代的并不止是棒棒糖、巧克力等零食,也不止是有甜味的食物。准确来说,糖类可以分为游离糖和非游离糖。
游离糖(free sugar)包括:制造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所有单糖和双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以及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非游离糖包括:液态奶和奶制品中天然存在的糖以及全部水果、蔬菜和谷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可以这样理解:尝起来甜的,除了新鲜水果,都是含有游离糖的。医生说的“少吃糖”,更多指代的是“游离糖”。
可别小看了游离糖,在蛀牙的发生过程中,它可是挑大梁的存在。
根据2015,WHO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成人每天摄入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20大卡,相当于25克白砂糖的热量。而为了口腔健康,摄入量应该更低。
5克白砂糖估摸着有一大勺了,谁会一天吃这么多白砂糖?但其实你摄入的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就以可乐为例,一小罐355毫升的可乐喝完你今天的摄入量就超标了(可乐每100毫升含糖量为11克左右)。所以事实上我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超过《指南》建议的量。
糖对牙齿的伤害,是经由细菌分解产酸引起的。但酸对牙齿的伤害,那就是直接的暴击了。只要口腔环境的PH值低于5.5,牙齿就会开始脱矿。因此,减酸和限糖一样重要。
现在市面上售卖的碳酸饮料,果汁类饮料和乳饮料等产品,它们的PH值普遍在在2.2~4.9之间,均低于牙齿脱矿的临界值。所以,哪怕这些饮料无糖,也要少喝,更不能用饮料替代白开水。此外,食醋,柠檬,桔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食物。
那我们连酸的东西都不能吃了吗?也不然,吃完酸的东西,先喝水,过段时间再刷牙。喝水是为了中和口腔内的酸性环境,或者你也可以和正餐一起吃,也能达到中和酸性环境的目的。吃完酸性食物不要马上刷牙牙齿接触了酸性食物会脱矿,但脱矿和再矿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脱矿后马上刷牙最划不来,既无法挽回矿物质的流失,又阻止了牙齿的再矿化。
01
每天2次刷牙(清洁颊舌面及咬合面)+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是必须的。另外,针对牙龈退缩、牙缝变大的人群,还可以使用牙间隙刷(牙缝刷)做好邻牙根面的清洁。你可能会说:我每天是刷了两次牙的为什么还是有蛀牙?那你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使用了正确的刷牙方式。
目前公认的推荐刷牙法是巴氏刷牙法 (水平颤动拂刷法)。
特点是牙刷起始要 45 度角同时接触牙齿和牙龈,然后小幅度 (不超过 2 颗牙) 范围、水平震颤 8-10 次,然后顺着牙面 (上牙向下、下牙向上) 拂刷。
把牙齿外侧一组一组刷完后,别忘记牙齿的咀嚼面和内侧,整个过程要保证 2min 以上,早晚各一次。除此之外,舌头和牙缝也别忘记。
另外,推荐大家选择刷头小一点的牙刷,方便清洁牙齿的边边角角。善用牙线/水牙线,它们不会让牙缝变大,但能帮你清洁牙刷照顾不到的地方~
02
虽然现在牙膏种类很多,抗敏的、美白的…但如果口腔本身状况不太好,或者之前就蛀牙过,那还是要选择含氟牙膏。氟化物可以有效延缓牙齿脱矿,使用含氟牙膏也是公认的龋齿预防手段 (一般含氟量为1450ppm) ;如果龋坏风险特别高,可以选择具有更强再矿化作用的高氟牙膏(如3M Clinpro 5000)。按照统计,每天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预防 23-24% 的龋齿。但还有那么些漏网之蛀牙和牙齿本身状况以及口腔环境都脱不开关系。
对于患龋风险较高的成年人,可以通过定期涂氟来增加牙齿表面的抗龋能力;对于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的老年人,也建议定期涂氟来预防和静止根面龋,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脱敏作用。涂氟频率一般是3-6个月一次。
03
这个其实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略。蛀牙在早中期基本上没有任何症状,很难感觉到。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口腔定期检查,有助于龋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牙髓根尖周炎。比如有的人的牙长得特别挤、带着正畸矫正器、有智齿没长出来半露不露的…都容易在缝隙间堆积食物残渣。这时候就建议大家该拔牙拔牙,该矫正矫正,实在不想动牙齿,就一定注意每半年到一年做个口腔检查。
04
可能以上几条你都做到了,但蛀牙还是找上门来了。这时你就要看看是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蛀牙。例如口干,唾液能够冲走牙斑菌,中和口腔酸性环境。所以,口干的同学还是要记得多喝热水。老年人由于年龄导致的口干,以及唾液腺损伤、服用药物、放射治疗等情况造成的唾液分泌不足,同样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危险因素。年轻人中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胃病,或者是催吐,也会将胃酸带入口腔,造成口腔环境酸化,导致龋齿发生。这时就要解决病因,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想要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离不开一口好牙。要知道,一口好牙的价格可是超过一辆宝马车的。做好以上几点,轻松和蛀牙说拜拜~如果已经出现了蛀牙,就要及早去寻求专业的口腔科医生的帮助,蛀牙可不会自己好。对于身体的“健康第一关”,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