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选择科创板或者港股18A上市的比较

2021
10/20

+
分享
评论
新康界
A-
A+

港股从大势上来看,今年下半年有比较大幅度的调整,香港的科技指数从一万点跌到了六千多点,跌幅比较大。医药板块走势跟A股差不多,基本上也是两轮比较大的下调。

在2 021西普会·中国医药创新生态大会(CPIE)上,中信 证券 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医疗健康行业组联席负责人刘晓岚先生分享了近期资本市场及医药生物企业 IPO情况介绍 ,以及创新药或者创新医疗器械 选择科创板或者港股 18A上市的比较 。基于刘晓岚先生的讲解,择要分享如下。

近期资本市场及IPO情况介绍

2020年初到2021上半年整个行业整体还是不错的,无论A股还是港股,A股今年下半年综合走势依然不错,目前的指数接近于短期内的新高。但是医药行业经过了两次波动,三月份的波动刘晓岚先生认为主要是调整估值,因为前期涨幅太大,最近这次波动主要因为对细分行业的担忧,包括进一步集采、医保目录的谈判降价等因素导致了资金仓位的调整。

港股从大势上来看,今年下半年有比较大幅度的调整,香港的科技指数从一万点跌到了六千多点,跌幅比较大。医药板块走势跟A股差不多,基本上也是两轮比较大的下调。

从上市的角度来看,科创板今年为止一共上市了28家企业,上市首日涨幅250%,但是上市以后到目前为止平均涨幅是负10%,也就是说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又跌了10%,国内估值还是相当不错,发行价跟市场价相比比较低一些。

2021年,创业板一共完成了九家,它的首日涨幅更大,达到375%,但上市后的跌幅达到21%。A股重点在于审核,港股在于市场行情,是否能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的出去。
目前港股从今年开始起已经完成了大概二十多单的IPO ,我们 可以看到今年七月份以前实际上整个IPO非常不错,上市首日涨幅除了一两家企业 以外,其他都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涨幅,也就是说今年七月份以前香港IPO 18A项目在发行和发行后上市首日表现相当不错。

但是下半年七月份以后风云突变,最近几单港股IPO业务,包括连续两单开盘第一天跌幅达到了20%到26%,一方面代表了市场行情,另一方面会倒推到发行的难度。再往前推,我们接下来要去香港申报的项目在申报前的融资,难度也开始加大,所以从七月份开始整个港股非常难发行。


A股审核这块总体而言相对比较平稳,虽然年初各种声音比较多,包括科创板严审核,但是实际上看下来,整体感觉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2021年8月,IPO共发行38单,发行速度相较最近三个月发行平均数量略有下降,8月合计募集资金总额1,037.77亿元,其中中国电信募集资金541.59亿元,占本月募集资金总额的52.19%。

2021年8月,IPO审核速度较7月有所下降,过会率较7月有所提升,8月份共审核38单IPO项目,相较7月审核数量减少9单;38单中审核通过36单项目,共1单被否,1单暂缓表决,8月过会率94.74%。

科创板“标准五”和港股18A的比较

首先是估值的比较,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选择两地挂牌企业里面最大的一个比较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两地同时挂牌的项目里,A股都比港股有明显的溢价,溢价最低的药明康德只溢价了2.9%,这是唯一溢价个位数的公司。 康希诺生物和君实生物是最近一两年里面完成香港18A和国内科创板第五套政策两地挂牌的创新药企业,在创新药里非常有代表性,溢价分别为51.63%,63.39%,所有公司综合的溢价算中位数的话在60.25%。

科创板第五套的审核标准,第一市值不低于40亿,第二主要产品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且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三医药行业的企业必须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进入临床二期,目前科创板第五套比例还比较低,目前有27家进行或者曾经进行过申报。

(第一部分标黄的是已经完成的,第二部分是在审的项目,第三部分是撤回材料或者是基本没戏的)所有这些申报企业都有产品已经达到注册性临床,也就是说是注册性临床二期或者标准三期阶段。其中有些企业只有一个产品进入到临床三期或者以上,但是以我们的感觉,这一个产品需要基本上已经达到注册的阶段,基本没有临床风险。所以我们看到科创板审核对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把握。我们也可以看到审核过程中为什么有些项目最后失败了或自己撤回了,有些项目的临床效果不好,有些项目的临床被CDE要求做补充了,所以这个情况下交易所的审核也会有一些存疑。



策解读,第一是预计市值,主要根据公司历史上融资历程、可比公司的市值; 第二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 第三是市场空间大,最近的几个科创板第五套审核标准里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主要的回复环节包括收入预测的模型、临床人群、适应症的大小以及渗透率、可比公司的定价、医保政策作为我们预测收入的一个依据; 第四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要进入到一定临床阶段。 第五是科创属性,这是针对所有行业。


对港股而言,港股审核方面比较简单,主要是有一项核心产品通过概念阶段,也就是说这个产品进入临床二期。对于医疗器械来说,它只有一个大临床,这种项目必须是完成临床实验才符合18A的条件,有一些像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它会先有一个小的临床实验(FIM),这是可以被认定为一个验证性临床实验,如果有这个阶段临床实验的话可以在进入后面的注册性临床阶段的时候就符合申报条件。

所以我们综合比较一下科创板的第五套和港股18A的比较,科创板的特点是第一估值高,第二股市流动性好,第三更加接近于产品的销售市场。而港股18A的优势是审核方面更加清晰可控,并且便捷,但缺点是发行要看市场情况,因此如果港股类似于2020年到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也就是市场比较乐观、估值比较理想的情况下的确会吸引很多优质企业去香港上市。
但今年下半年三季度开始,市场有一些变化,一方面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越来越清晰,审核的可预见性大大增强;并且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前把最高价的10%剔除,现在只剔除 1-3% 使得发行价 会越来越接近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而此消彼涨的是香港市场行情下滑非常明显,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比较大的打击,所以接下来我们理解可能会更多的企业选择的天平会倾向于科创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比较,临床,港股,审核,上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