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菌敷料到现在的医疗巨头,强生走过了130过年的岁月,在这130多年来,强生始终致力于推进健康事业,并且始终坚持以开放发展的眼光对待时代与科技的进步。
作者:般若
正文字数:3809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建议先收藏再看~)
强生(JNJ.US)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最具综合性、业务分布范围广的医疗健康企业之一,在全球前十的制药巨头中,强生是唯一一家保持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仑兹维克市,在全球60个国家地区拥有260多家运营公司,全球员工超过13万人,2020年全球营收达826亿美元,全球研发投入达122亿美元。
一、当之无愧的医疗巨人
10月19日美股盘前,强生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强生Q3销售额为23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净利润为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3.2%;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37美元,上年同期为1.33美元。
数据显示,按地区划分:
美国地区销售额为119.63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国际地区销售额为11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
按业务划分:
消费者健康业务销售额37.00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制药业务销售额12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新冠疫苗销售额为5.02亿美元;
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66.44亿美元,同比增长7.0%。
2021年Q3财报显示,强生全球营收为233.38亿美元,同比+10.7%。每股收益1.37美元,增长3.0%。 强生Q3总业绩
强生Q3业务部门业绩 医疗器械 除收购和剥离的净影响外,全球医疗器械的运营销售额增长了7.6%*,也受介入解决方案中的电生理产品、普通外科中的伤口闭合产品、整形外科中视力、创伤、髋部和膝盖的手术视力产品和隐形眼镜以及能量、内窥镜等高级外科的生物外科学影响。脊柱、运动和其他运动部分抵消了增长。其中:
介入解决方案营收9.57亿美元,同比+13.2%;
骨科营收20.93亿美元,同比-0.3%,主要下降点来自脊柱&其他业务,其他细分领域皆有所增长;业务萎缩的部分原因是,2017年强生将脊髓和颅骨修复产品制造商Codman Neurosurgery出售给Integra LifeSciences;
▲强生骨科2021年Q3营收数据
(骨科髋关节:营收3.56亿美元,同比+2.3%;膝关节:营收3.16亿美元,同比+2.1%;创伤:营收7.15亿美元,同比+3.7%,主要增长来自美国;脊柱&其他:营收7.05亿美元,同比-6.3%)
外科手术营收24.05亿美元,同比+10.2%;
视力保健营收11.89亿美元,同比+10.0%。
二、布局未来市场
(一)强生布局3D打印脊柱植入物市场
2018年9月,强生收购德国3D打印脊柱植入物制造商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EIT),收购金额未披露。EIT是一家私人控股的3D打印钛椎体间植入物制造商,用于脊柱融合手术,EIT蜂窝钛 CONDUIT是使用EIT Cellular Titanium制造的新型植入物系列,EIT Cellular Titanium的弹性属性可与人体骨骼核心的松质组织相媲美。每种形状和尺寸都有所不同(部分取决于植入的方向),每个CONDUIT植入物的中心都设计成格子状。与天然松质骨的非典型孔隙度(50-90%)相比,这种结构使植入物具有80%的孔隙度。随着身体的愈合,植入物的组织化和多孔结构促进了天然骨的移植。
(二) 布局手术机器人市场
2019年2月13日强生宣布达成协议,以34亿美元收购Auris Health。Auris Health开发了应用于肺癌穿刺的机器人系统Monarch平台,已获得FDA批准,目前用于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程序。
2020年1月19日,强生宣布,旗下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VELYS™获得FDA批准上市。VELYS平台的技术来源于强生2018年初所收购的法国私人手术技术软件开发公司Orthotaxy。在此基础上,2019年9月强生又收购了手术导航技术公司JointPoint所开发的骨盆手术导航软件。2020年又将此前和谷歌合作创办的Verb Surgical剩余股份收购,全面接管谷歌子公司Verily的机器人手术业务。
2020年11月强生公布了搭载了六只机械臂的Ottava手术机器人。而2021 年 8 月24日,FlexDex Surgical 完成了由强生创新 (JJDC) 和 Almeda Ventures 领投的 8500万人民币(1300 万美元)AA轮融资。融资将用于资助 FlexDex Surgical 具有机器人功能的下一代先进腹腔镜器械的开发。
FlexDex 系统被称为“手持机器人平台”,由密歇根大学开发, 旨在弥合传统微创手术仪器和机器人平台之间的差距 。微创机器人机械臂需要在患者体内充当外科医生的手,而这样的机器人很大,价值数百万美元,虽然有更小的手持器械,但它们的直杆设计意味着它们不像熟练的外科医生自己的手那么灵巧。而FlexDex 系统可以穿戴在医生手上,通过一个微小灵活的爪子,精确模仿医生的手腕运动。由于没有电子或计算机组件因此被 FDA 列为 I 类医疗设备。
而在中国市场上,在2021年9月,强生与中国骨科机器人市场领导者天智航(TINAVI)携手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医院之一 ——上海仁济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建立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临床技术应用中心,共同开展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术式推广和专项培训、手术规范化认证、课程体系及教材开发等多项工作。
此外,强生医疗与天智航合作协议下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近期在中国实现“首台销售”。该款手术机器人可以兼容2D和3D两种手术规划模式,运动灵活、工作范围大,广泛应用于全节段脊柱手术和创伤骨科手术的精确定位。搭配强生骨科的植入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精确定位,精度达毫米级,对微创术式、高风险区域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三、最大的不确定性
——二次换帅
Gorsky在财报中再次提及即将卸任的消息。此前在2021年8月19日,担任强生CEO近10年的Gorsky宣布卸任,将由其长期副手Duato于2022年1月3日接棒。
(左:Alex Gorsky;右:Joaquin Duato)
但需要注意的是,强生换帅可能对未来业绩产生影响。Gorsky自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强生公司董事长兼CEO。在他任职期间,成绩斐然,使强生的市值从近1800亿美元上升至超过4700亿美元。
尽管如此,大流行余温未尽,医药研发创新、销售转型仍需进一步探索,对于强生来说,这一领导层变动发生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而更换CEO还可能带来“中断成本”。当Duato上任时,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的公司业务、组织关系。但鉴于Duato是一位拥有成功记录的知名高管,因此过渡可能会很顺利。
新任掌门Duato,在成为 Gorsky 副手之前,曾领导强生制药业务,在强生工作了32年。期间推动制药和消费者健康业务的加速增长和盈利,并帮助指导了公司的企业战略规划过程,涵盖了公司的所有三个业务部门。
经年多年共事,Duato与Gorsky关系密切,这或许意味着,新掌门上任后的公司战略方向,或与Gorsky掌舵时相差不远。同时Duato也在很多国际组织担任要职,是美国领先生物制药研究公司的团体(PhRMA)的前任主席,同时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分会、清华大学药学院董事会成员、强生公司非洲裔领导委员会的现任执行发起人。
借助这些契机,强生或可整合新的外部资源,识别新的外部机会。新CEO的到来究竟只是换岗,还是改变战略方向,我们尚未可知,未来我们将在其上任后的公司短期和长期绩效表现上看见一切。
四、巨人诞生
——无菌手术的市场先驱
强生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16岁时被送去药房做学徒,当时正值南北战争时期,也就是在这段事件,罗伯特积累了丰富的医药从业知识。
而强生诞生的契机在1876年,那年有一场号称有1000万人参加的医生聚会“国际医学大会”。大会上,英国著名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在宣传一种全新的手术概念:无菌手术。
当时的医学界还意识不到手术感染是因为细菌造成,南北战争72万亡魂里,有许多死于术后感染;医院手术后的病人死亡率高达90%,而当时外科敷料中使用的棉花甚至是由纺织厂地板的清扫物做成。罗伯特成为最早认同李斯特的人,坚信无菌手术会是医学的未来。那时候抗生素尚未被发现,李斯特发明的喷洒石炭酸的消毒方法也不够有效。罗伯特想到:生产即用型外科敷料或许可以减少感染。
于是他们的第一批产品诞生了——即用型外科敷料,如绷带、纱布、脱脂棉等,并且很快就抢占了大批市场。
五、泰诺事件
——危机公关典范
1959年强生收购了McNeil Lab,获得了一种名为泰诺(Tylenol,扑热息痛)的药品,完成收购一年后,McNeil推出了OTC版的泰诺,因为这是首款不含阿司匹林的镇痛药配方,非常受患者青睐。到1982年时,泰诺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利润占到强生总利润的17%,成了美国销量最大的日常保健用品。
但意外发生在1982年9月29日清晨,芝加哥12岁女孩玛丽吃下一片强生的泰诺胶囊,很快暴毙。几天内,芝加哥附近连续多人因为服用泰诺泰诺死亡。原来,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泰诺。他们将泰诺的包装篡改,往里面加入致命氰化物。
强生忍痛召回3100万瓶泰诺,同时全面停售该产品。一周内,强生股票下跌18%;3个月内,泰诺的市场份额从37%下降到7%;强生直接损失超过1亿美元,品牌价值折损超过12.4亿美元。
泰诺投毒案发生后,强生对泰诺使用了三层防护,比FDA推荐的还多出两层。警告标签写道:“如果任何密封破损,不要使用该产品”。自此以后,三重密封保护成为全世界非处方药和多数包装食品的标准。
不仅如此,强生还以补偿消费者为名义,在各地印发价值2.5美元的泰诺抵用券,鼓励消费者购买新泰诺。几个月后,90%的老主顾就成了回头客。1989年,“泰诺”年销售额猛增至5亿美元。
这是一次绝佳的危机公关案例。事实证明,只要立正挨打,积极补救,消费者往往会因为消费惯性再次购买企业产品。
六、企业收割机
——强生的并购史
上世纪90年代,适逢经济危机,强生增速开始放缓,为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时任CEO Larsen发起了一个兼并潮, 1993-1996年间,强生先后收购了皮肤护理产品生产商RoC S.A和Neutrogena,买下了Eastman Kodak的诊断部门并与Ortho Diagnostic合并,整合成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1996年,强生的销售额达到216亿美元,短短三年内增长了三分之一。
1996年以后,强生又吃掉了微创乳房活检专业公司Biopsys Medical、心脏支架生巨头Cordis Corporation和全球关节置换装置引领者DePuy,并从惠氏公司获得了美林(布诺芬)的经营权,1999年的销售额进一步增加到276亿美元。
在1997和1998年,强生的研发却出现了问题,研发管线里的9个曾被看好的产品,相继研发失败或进度延期,为了解决研发管线匮乏的问题,强生49亿美元收购了Centocor,并与Ortho Biotech合并组成Centocor Ortho Biotech。通过这起收购,强生获得了强生史上的第二个“现金牛”类克(英夫利昔单抗),这是强生自1000万美元换回促红素后,又一次撞上了大运,49亿美元换回了上千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类克直到现在仍是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七、步入新世纪
——再次飞跃
2002布局新分子实体管线,ALZA于2002年正式并于强生,ALZA是当时载药技术领域的领头羊,其渗透泵技术,透皮贴技术、脂质体技术和植入技术都引领着世界,而且成功开发的产品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这次合并使得强生获得了芬太尼透皮贴和哌甲酯控释片等重磅炸弹,在强生新分子实体管线最薄弱的几年里,起到巨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8年,强生收到Fortive Corporation 收购爱惜康(Ethicon, Inc.)旗下高级灭菌产品事业部(ASP)的约束性要约,交易总价值为大约28亿美元。
八、结语
从无菌敷料到现在的医疗巨头,强生走过了130过年的岁月,在这130多年来,强生始终致力于推进健康事业,并且始终坚持以开放发展的眼光对待时代与科技的进步。
今天,强生作为一家全球业务分布广泛、综合性的跨国医疗健康企业,强生致力于用广泛的影响力去促进人类健康、建设更美好社会。在努力提高医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创造更健康的社区的同时,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拥有健康身心,享受健康环境,肩负融合关爱、科学与智慧,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意义深远的改变的使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