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针灸疗法

2021
11/08

+
分享
评论
达医晓护
A-
A+

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的“头风”范畴,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或腹痛。

77091636326012551

一、 概述

 偏头痛属于祖国医学的“头风”范畴,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表现为周期性呕吐或腹痛。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多被称为“偏头风”、“偏正头风”。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

52231636326012647

二、病因病机

偏头痛的病因,总的来说有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外感多因风邪外袭,上犯巅顶,阻遏清阳之气,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而致头痛;内伤多与肝气上逆、瘀血阻络、痰蒙清窍、"不通则痛",或气血不足"不荣则痛"有关。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脑部经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52381636326012741 25491636326012871

三、辨证要点

1.外感头痛:头痛多因天气变化引起,或左或右,或痛连项背,跳痛、掣痛,疼痛不休,恶风畏寒,遇风加剧。舌苔薄白,脉浮。

2.气逆头痛 头痛多因抑郁恼怒而致,偏侧头部胀痛或掣痛,或头痛而眩,或兼胁痛,面赤烘热,口苦,耳鸣,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数。

3.瘀血头痛:偏头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呈刺痛,如锥之刺,昼轻夜重。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女性病人往往月经滞涩不畅,夹有血块。

4.痰浊头痛:偏侧头痛,沉重而昏蒙,胸胁满闷不舒,恶心欲呕,或呕恶痰涎,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弦滑。本证型病人多形体肥胖,属痰湿素盛之躯。

5.血虚头痛: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纳呆食少,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本证型病人多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产后失血,未能及时补养所致。

6.肾虚头痛:头痛且有空洞感,或为隐痛,绵绵不休,多伴腰腿酸软,足跟痛。本证型病人多为老年患者或先天不足之人。

四、辨证施治

1.偏头痛主穴

太阳、风池、角孙、合谷

操作:用双手拇指或鱼际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3~5次,再用双手按双侧角孙穴1分钟,缓解两侧头胀痛,后拿合谷1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28861636326013009

2.辨证选穴

除了上述主穴之外,按照本病的不同证型,加用以下穴位。

1)外感头痛

治则:祛风散邪

配穴:风府

操作:按风府1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若为外感寒邪可加灸风池、风府二穴灸至皮肤红晕为度。

2)肝气上逆头痛

治则:疏肝理气、平肝潜阳

配穴:肝俞、阳陵泉

操作∶按揉肝俞、阳陵泉2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3)瘀血头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配穴:血海、攒竹

操作∶按揉血海3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4)痰浊头痛

治则:化痰降逆

配穴:中脘、脾俞、攒竹

操作:按摩中脘2分钟,用双手拇指同时对称按脾俞1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5)血虚头痛

治则:调气养血

配穴:心俞、头维、膈俞、脾俞

操作∶按揉心俞、头维2分钟,再按揉膈俞、脾俞3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6)肾虚头痛

治则:养阴补肾

配穴:脾俞、肾俞

操作:按摩者先按揉主穴,后按脾俞、肾俞3分钟至穴位酸胀为度。

五、腧穴定位

1.风池

正坐俯伏或俯卧位。在项部,在枕骨之下,和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75131636326013059

2.风府

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

85641636326013125

3.太阳

正坐或侧伏坐位。在颞部,当眉梢和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76161636326013177

4.角孙

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16301636326013229

 5.合谷

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90591636326013282

 6.阳陵泉

仰卧或侧卧。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5411636326013333

7.血海

仰卧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2寸。

19741636326013386

8.攒竹

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5561636326013436

9.中脘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肚脐向上4寸)

72441636326013486

 10.头维

正坐或仰卧。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37491636326013536

11.心俞

正坐或俯卧位,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7151636326013594

12.膈俞

正坐或俯卧位,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8001636326013643

 13.肝俞

正坐或俯卧位,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3551636326013693

14.脾俞

正坐或俯卧位,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6941636326013744

15.肾俞

正坐或俯卧位,当第2腰椎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8161636326013796

六、 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天气转冷时,注意冷暖,注意增减衣物,尤应注意颈部保暖。治疗期间,多吃水果、蔬菜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禁食海鲜、虾等食物。

生活起居护理

治疗期间尽量避免感冒;睡眠要充足,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收看紧张和刺激性强的影视节目。

心理护理

注意维护患者良好的心态,避免其情绪过于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

常小荣教授团队

撰稿:李芊  硕士

指导教师:常小荣  教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头痛,穴位,偏头痛,病人,凹陷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