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忽视“断片儿”对大脑的伤害!
本文由“马教授医学科普”授权转载
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工作聚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酒”,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的酒量非常差,喝一点儿就醉,有些人的酒量正常,而且有些人的酒量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千杯不醉,没有遇到过对手。
有些人喝醉酒之后,头脑会非常清醒,就算是醒酒之后,也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但有些人醒酒之后,却什么都不记得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喝醉后断片儿。喝酒断片儿好不好,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千万别忽视“断片儿”对大脑的伤害!
喝酒断片儿不是什么好事儿,由于大脑的控制神经被酒精所麻痹,脑部放任的状态下,神经不受到大脑所指挥,在酒精的刺激下难免会干出格的事情,引起一些本身没有必要的过激行为,甚至因此酿成大祸。
大脑神经中枢系统中有一个组织叫做颞叶,它每天的工作就是掌管我们的记忆,你遇到的人和事都在这里储存。酒精本身属于脂溶性的物质,可以自由的在血脑屏障中穿梭,如若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酒精,它会会对颞叶造成麻痹作用,导致颞叶陷入短暂性的工作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断片儿”。
其实醉酒断片儿,叫做酒后失忆,医学上叫顺应性遗忘,是由于大量饮酒,刺激到我们的脑部,造成大脑意识混乱,会对记忆功能造成损伤,进而使脑部工作异常,待你醒来之后,可能会忘记醉酒后的事。
其实醉酒后断片儿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酒精中毒了,对大脑的伤害极大。所以喝酒断片儿不利于健康。
人体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记忆能力会直接受到损害,而且每次饮酒后都是如此,那对于颞叶的伤害也无法逆转,导致个人记忆力越来越差。同时长期醉酒,酒精中含有的乙醇成分也会伤害记忆神经元,甚至成为阿尔茨海默的切入口。
断片儿与麻醉的关系
麻醉科常用的镇静药中有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唑(安定)类药物,有顺应性遗忘作用,可致用药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的事情失去记忆。时间根据所用药物的半衰期不同而不同,可从30分钟到数小时不止。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在医院不管是全麻还是“半麻”(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科医生都会用点儿咪达唑仑,麻醉中用镇静药咪达唑仑的目的除了镇静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顺行性遗忘。全麻过程中可能有会有术中知晓,术中知晓有时候就是麻醉得深一点儿也无法避免,所以在全麻中用点儿具有顺应性遗忘作用的咪达唑仑,即使有术中知晓发生,也可以使病人麻醉苏醒后回忆不起来,把术中知晓造成的恶性刺激降低到最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