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具体分哪几类?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授权转载
首先,我们看一下全麻的概念:将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吸入或注射作用于人的大脑,使病人意识消失、感觉消失、反射抑制、肌肉松弛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由此我们可知,无论是哪类全麻,殊途同归,最终作用的目的地都是人的大脑。
下面,我们来看看全麻具体分哪几类?
1.吸入麻醉
顾名思义,是通过人的呼吸道给入药,之后经过肺部吸收入血,药物再随着血液流向大脑而产生作用。其中,使用药物为气体麻醉剂和可挥发性的液体麻醉剂。
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麻醉就是从一扣面罩开始的。这个理解也没有错,以前的吸入麻醉给药方式就是开放滴药的,那个时代用的是乙醚,但目前已经不用了。现在常用的方法为密闭式吸入,其中又有特制面罩和气管内插管,后者优点很多,尤其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呼吸。
2.静脉麻醉
将麻醉剂通过静脉给药而产生麻醉作用,这称为静脉麻醉。因其不知不觉间即可实现麻醉效果,因此静脉麻醉是接受度较高的一种麻醉。
根据手术或检查的创伤程度,麻醉医生会选择不同深度的静脉麻醉方案:如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使用很少的药物即可实现满意的麻醉效果。甚至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生可以不必为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即使在手术中病人无法进行自主呼吸,麻醉医生也会及时用手法为病人进行通气。短暂的手术过后,病人自行恢复自主通气。特别强调一点,这种为建立人工气道的麻醉看似很小,实则非常危险,需要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操作,并且要做好意外不通气的预案;如果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麻醉医生会将麻醉加至较深的程度。术中通过静脉通道不断注射麻醉药,以保持病人的麻醉状态。这种情况下,病人在手术后多须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术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是必要的。目前,采用静脉麻醉方式的全麻在各类手术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3.静吸复合全麻
该种麻醉方式采用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相结合的方式,即在麻醉全过程中即使用吸入麻醉也使用静脉麻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入室后,护理人员为病人建立外周静脉通路。之后,麻醉医生为病人注射静脉麻醉药物。待病人意识消失以后,麻醉医生为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在病人的气管内插入一根塑料导气管)。管的一端在气管内,另一端连接麻醉机,以此实现机械通气。有了这样的一套通气措施,能够保证病人在手术中即使自己不会呼吸的情况也能继续有氧气供给。吸入麻醉往往是在麻醉维持阶段才上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吸入麻醉可以污染空气。在密闭的回路中使用,可最大程度上减少麻醉气体污染空气;第二方面,即使现在有的麻醉气体气味已经很小,但绝大部分人也无法耐受这个气味。但在小儿麻醉中,以吸入麻醉开始的全麻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手术结束的时候,停止所有的药物,再过一会,病人将逐步恢复自主呼吸。各项指标合格后,病人方能离开手术室。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john.米江
米勒之声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