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锥体系统与锥体外系统病变?

2021
11/18

+
分享
评论
LittleAxe
A-
A+

区别症状是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表现对于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患者,给予定性、定位诊断时,区别症状是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表现对于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今天一起来学习如何区分~

01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均参与机体运动功能及调节

① 锥体系统(pyramidal system):

起自大脑皮质,神经纤维经内囊下行,在延髓锥体后大部分交叉,走行于对侧皮质脊髓侧束,与下运动神经元的脊髓前角细胞形成突触。

锥体系病变出现瘫痪,表现精细随意运动功能丧失,手、指及面部最明显,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伸肌与屈肌的肌张力增高不一致,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张力增高占优势,检查呈折刀状,无不自主运动。

② 锥体外系统(extrapyramidal system):

通常指基底节,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红核、黑质和丘脑底核,是锥体束以外可影响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通路,基底节对控制运动起重要作用。

基底节病变表现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呈齿轮样或铅管样,通常不伴瘫痪,病理反射阴性,可有不自主运动如静止性震颤、舞蹈症、手足徐动症及扭转痉挛等,体征易变和不恒定。小脑与姿势有关。

02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综合征鉴别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病变症状体征差异明显,如锥体系肌张力增高表现痉挛(spasticity),锥体外系肌张力增高表现强直,有助于病变定位(见下表 1)。

表 1. 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综合征鉴别

4027163719258948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体系,病变,增高,锥体外系,锥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