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宝宝有o型腿,如何巧妙应对?

2021-11-25 09:38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的腿不直,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宝宝是O型腿,殊不知,小婴儿的小腿呈“O”形,是“生理性弯曲”,这和宝宝会站会走以后因为患有佝偻病的“O形腿”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的腿不直,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宝宝是O型腿,殊不知,小婴儿的小腿呈“O”形,是“生理性弯曲”,这和宝宝会站会走以后因为患有佝偻病的“O形腿”完全不同。

不要因为宝宝的生理性弯曲而庸人自扰

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小宝宝的小腿通常较短胖,所以其内弓的幅度会看起来更明显。而这种膝内翻的程度,在小朋友走路时会更觉得像O型腿。但其实,家长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二岁以前见到两侧对称的膝内翻,大多为生理性O型腿,对每个小朋友而言,随着不同年龄的成长,为了配合肌肉骨骼的成熟度,小朋友会有不同的下肢型态,一般而言,两岁左右的O型腿,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好转。

出现何种情况需要带O型腿的宝宝看医生当然,对于2岁前的宝宝,如果在社区医院的例行检查中被确诊为O型腿或是佝偻病,那么这种O型腿就是病理性的,需要尽速找出原因,改变饮食习惯,可多吃含钙食物、补充维他命D、多晒太阳、勤于运动等方法,都有助于改善。此外,若是腿弯得太厉害时,可考虑以手术来矫正。但大多数的宝宝其腿的弯曲是属于正常范围,不需特别治疗,只要多注意观察即可。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两腿的弯曲照以前还没有明显改变,那么就该考虑这是病理性的O型腿了。特别是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腿弯得严重、只有一条腿弯或情况没有好转反而更糟时。

宝宝O型腿矫正练习

O型腿的家庭矫正方法除了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家长还可以帮助宝宝进行以下练习:

夹书本法。两腿夹书本,坐在椅子上,两腿伸直、夹紧,在踝关节上部(小腿下部)夹一本厚薄适宜的书,坚持在数分钟内不让书本落下。练习时可在膝关节下部扎一根绳子,效果更好。

抬腿法。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压腿法。弓步侧压腿,一腿压30次,交替各进行2次。

倒走法。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

杠铃法。肩负适合重量的杠铃,两腿分开约同肩宽,慢慢下蹲至全蹲(膝角小于90度),然后快速夹腿直立,1组做8~10次,共做4~6组。

蹲起法。两脚及两腿并拢,俯身站立,双手扶膝,做往里推夹的动作(两腿不要分开),接着做下蹲与起立动作1次,再做向左与向右转动膝盖的练习1次,如此反复,每15次为1组,共做3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O型腿,膝内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