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通常能切除“已知、可见”的病灶,但是为了尽可能消灭肉眼看不见的残存微小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有时还需要行术后辅助化疗。
手术通常能切除“已知、可见”的病灶,但是为了尽可能消灭肉眼看不见的残存微小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有时还需要行术后辅助化疗。但是,抗癌治疗有时无法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遗漏的癌细胞在后续的日子里伺机生长,导致肿瘤复发。复发有三种类型:局部复发、区域复发、远处转移。
定期复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有效防止恶化。今天,我们主要分享肺癌复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以及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复查。
复查项目
检验科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肿瘤患者容易合并血栓)
若是治疗期间,更需要密切关注血常规、肝肾功能。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处理措施 血常规常见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偏低,可给与升血小板、白细胞药物。 肝肾功能如出现异常,医生会评估损害等级,如情况不严重,可加服保肝药。 尿常规、大便常规 尿常规结合肾功能可以更好了解肾脏功能;大便常规可以了解消化系统情况,其中隐血阳性需要考虑消化道出血。
肺癌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SCC、CYFRA21-1、ProGRP、NSE等
备注:
1.癌胚抗原(CEA)主要提示肺腺癌;鳞癌相关抗原(SCC)主要提示肺鳞癌;细胞角蛋白19抗原(CYFRA21-1)主要提示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鳞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者主要提示小细胞肺癌。
2.不必熟记肿瘤标志物的具体分类和名称。如果有异常,化验结果上,对应的项目后面会有升高↑或者降低↓的箭头。
3.需要提醒大伙的是,肿瘤标志物增高一定要是动态的才有意义,单独检测一次的肿瘤标志物,且是轻微的变化,大家不用紧张。因为除了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各种部位的炎症、感染、炎性增生,甚至肝肾功能不良等,都会导致一些肿瘤标志物的低度增高,即“假性升高”的表现。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凭借一次数值就判断自己肿瘤是否复发,应该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结果。
影像科
胸部CT平扫或者增强
胸部CT检查可以了解肺部是否有新发结节、炎症、积液等,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情況,判断是否出现复发和转移。 若是靶向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疗效,那么CT可以说是金指标。肿瘤有明显缩小或没有进展,都是有效的表现。一般建议服用靶向药一个月后做检查判断,后面复查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有效后可以两个月到三个月检查一次,毕竟经常做这种检查对身体也不好,而且经常检查对患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心里负担。
怀疑转移,需要做相应检查头颅CT或头颅MRI。
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发生率会越来越高(20%-65%)。当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精神症状以及其他脑部症状等情况,需要考虑脑转移,及时行头颅MRI或头颅CT检查。 骨扫描(ECT) 肺癌骨转移发生率大约为10%-15%。如果患者出现骨痛,建议行骨转移相关检查。骨扫描是首选的筛查方法,可以了解全身骨组织情况。另外, ECT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当ECT筛查是阳性,建议进行MRI进一步证实 。
腹部CT或者B超
通过腹部CT或B超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肝脏、肾上腺以及其他脏器转移情况。 PET-CT 术前行PET-CT检查,可以更好评估全身有无转移灶(对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 对于治疗后复查,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ET-CT检查。
锁骨上淋巴结B超、纤维支气管镜、EBUS/EUS、经皮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及浅表肿物活检,体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胸腔镜,纵隔镜,CTC、ctDNA、肺功能检测,肺癌生活质量评分。
复查时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0版)》做出以下推荐
01
I-II 期和可手术切除 IIIA 期 NSCLC R0(镜下完全切除)切除术后或SBR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第1-2 年:每6个月随访1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平扫CT、腹部 CT 或 B 超;
第3-5 年:每年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平扫 CT、腹部 CT 或 B 超;
5 年以上:每年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鼓励继续进行胸部平扫 CT,腹部 CT 或 B 超;
02
不可手术切除 IIIA 期、IIIB 期和 IIIC 期 NSCLC 放化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患者
前 3 年:每3-6月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第4-5 年:每6月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5 年以上:每年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腹部(包括肾上腺)增强 CT;
03
IV 期 NSCLC 全身治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每6-8周随访 1 次
检查项目:除常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外,影像学复查建议每6-8周1 次【一线治疗2-3个月,二线治疗6-8周】,常规胸腹部 (包括肾上腺)增强CT,合并有脑、骨转移者,需复查脑 MRI 和骨扫描。
肺癌患者的复查时间要依据个体情况确定复查的时间和检查项目。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可以按照上文时间进行复查,但是一旦出现症状恶化或新发症状者,请即时随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