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逆天而行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Daytime eating prevents internal circadian misalignment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night work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在人类身上证明,白天进食对人体昼夜节律的有益影响。要想维持稳定的代谢昼夜节律,如果非要熬夜,一定别吃夜宵!
研究表明,夜间进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就算睡眠不规律,只要将进餐时间限制在白天,就可以阻止熬夜引起的代谢昼夜节律紊乱和高血糖水平。
这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9名健康的年轻参与者,7名女性和12名男性,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一个为期14天的受控实验中,实验模拟夜间工作条件和两种进食计划,一组在夜间进食,以模拟夜间工作者的典型进食时间,另一组则在白天进食。
夜间进食组:模拟夜班打工人时间表,夜间11点和3点进餐。
日间进食组:晚7点到早7点之间不进餐。
随后,研究人员评估了不同进餐时间对参与者内部昼夜节律的影响。
研究发现,夜间进食会提高血糖水平,而限制在白天进餐可以防止这种影响。
具体而言,在模拟夜间工作期间,夜间进食的人的平均血糖水平增加了6.4%,而白天进食的人则没有显著增加。
进餐时间对模拟夜间工作后内源性葡萄糖和胰岛素昼夜节律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发现,夜间进食组的葡萄糖耐量受损,而白天进食组的葡萄糖耐量良好。
进餐时间干预对葡萄糖和胰岛素时间进程的影响
综上,研究表明,如果非要熬夜,一定别吃夜宵!白天进食对于人体昼夜节律具有重大有益影响,减轻熬夜引起的葡萄糖耐量受损。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项人类研究,证明使用进餐时间作为对抗葡萄糖耐量受损和模拟夜间工作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的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观察到的影响背后的机制很复杂,模拟夜间工作期间夜间饮食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是由昼夜节律失调引起的。进食时间的错乱,会导致人体生物钟和代谢昼夜节律之间紊乱。
所以,不管熬夜有多爽,记得一定不要吃夜宵。
论文链接:
DOI:10.1126/sciadv.abg991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