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互联网医疗管理与有效运营两大方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互联网医疗中心,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不断扩大服务宽度与管理深度
一、理解认知:您如何理解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
由健康到疾病到亚健康到健康,这种不断的转换过程中,需要一个全程的、全数据的管理,包括各种健康数据、医疗数据、康复管理数据等共同呈现出来,为患者或健康的人群提供管理服务,我认为这才是未来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的一种模式。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连续可用的数据支撑。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是基于患者的所有健康数据,后续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的运用,为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持续性的数据支撑。同时,充分利用体检数据在全病程管理中的作用。我院现在也在积极尝试把体检数据和医疗数据结合起来,为了更好获取体检数据且保持与现有平台的一致性、连贯性、安全性、隐私性等,我院做了一个和现在使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一样的健康管理平台,把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服务平台连接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医疗健康服务。
二是强化服务重要性。一方面是强化服务深度。提供的服务要全面,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等,要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是扩大服务广度。建立全病程保障体系,应该包括社区的家庭医生、社区医院、医院等整个医疗体系共同支持。
图/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田军章书记
二、建设实践:贵院互联网医院发展历程及建设实践?
2014年10月25日,随着第一张数字签名电子处方的开具,依托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复的广东省网络医院成立,这也标志着全国第一家有政府背书的互联网医疗机构的诞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2014年-2018年。这一时期又称做网络医疗。主要的功能定位是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和出院的复诊患者提供给医疗服务,目的是达到小病不出社区即可完成一般的诊疗服务。为了达成此目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网络医疗中心为全科医生提供线上服务,此外结合第三方企业、药店共同合作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发展阶段:2018年-2020年。这一时期主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主要服务于门诊的常见病患者,目标将传统的医疗行为与互联网医疗结合起来,患者不用反复到医院而是通过互联网直接为患者提供后续医疗服务。这一时期主要工作是将线上数据和线下医疗数据打通。
融合创新阶段:2020年-至今。这一时期主要将体检数据与医疗数据结合形成健康医疗数据。主要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智能化的互联网医院探索,将更多的人工智能服务用到互联网医疗服务中,降低医生工作量的同时服务更多患者。
目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围绕互联网医院的工作重点包括:
(一)改变与第三方的合作模式。数据隐私保护是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基本前提,医院不能将数据完全交给第三方服务平台,所以互联网医院功能模块开发要以医院为主、委托第三方开发的方式推进,通过这种协同模式将其变为医院信息化业务的一部分,使得这个平台完全属于医院,最大程度保证医疗数据安全。
(二)线上线下数据一体化。实现数据的无缝链接是互联网诊疗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与互联网平台打通,保证医生在线上线下获得的数据保持一致性、连贯性、完整性,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持续扩大业务场景覆盖。基于上述两点,我院目前的服务场景包括门诊、住院、随访、康复等业务,基本上涵盖了医院所有的业务内容,形成一种完全新的业态。
三、亮点特色:贵院互联网医院在建设运营管理中有哪些亮点或创新点?
(一)建立独立的管理体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互联网医疗中心,涉及医疗、护理、信息、体检、康复、科研等多个科室,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科室进行整合与强化,需要各个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统一协同。主要针对互联网医疗管理与互联网医疗运营两大方面成立专门的组织架构来管理,这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依托于成熟的医院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运营机制,不断扩大服务宽度与管理深度的综合管理体系。
(二)资源立体整合。资源整合发挥其最大作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要采取:一方面,院内资源整合。互联网医院与实体医院不可分割,线下服务是线上服务的延伸,线上服务也是线下服务的补充,两者呈现为相互补充的关系,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好患者。例如,门诊号源线上线下统一号源池,这既是服务充分整合的体现,也是数据贯通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外部资源整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将药企、药店资源整合起来,综合三方优势根据患者所需从相应渠道将药品从医院统一邮寄至患者家中,此外我们积极开展处方流转工作,将处方提供给患者,由患者决定采取什么形式取药。
(三)全科与专科服务相结合。专职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以全科服务为主,在早上8点至晚上21点间为用户提供实时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也为我院各专科提供互联网诊疗的分诊服务。通过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将专科患者分诊给相应的专科医生,由他们进行后续服务。
(四)服务体系延伸。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依托互联网医院开展实体服务,当前探索的形式为护理上门服务。目前,我院通过各科室自愿形式,护理人员在非工作时间来承担此项业务。
四、问题挑战:您认为当前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一)尚未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我认为对线上医疗定位为补充咨询是不恰当的。在线上看病,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且由于患者持续的询问会让医生花费更多时间,目前医保支付并未考虑上述因素。所以服务定价偏低,导致医院可分配总量减少,医生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医院在医保服务没有完善的情况下,院内针对互联网医院的激励体系也没有完善起来,缺乏健康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二)与第三方合作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和数据互通障碍。弊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医疗数据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数据存在较大的泄漏风险,也是部分医院顾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系统与院内系统非一套系统,导致数据的打通难度很大,医疗数据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患者医疗安全不能得到很好保证,也是制约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未来计划: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计划?
(一)三个一体化。通过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医疗健康管理一体化、2B和2C业务一体化。
(二)服务向后延伸。通过互联网医疗与护理服务,建造一个没有围墙的互联网智慧家庭病房,患者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居家养老、健康康复、居家治疗等服务。
(三)探索家医签约服务模式。“互联网+”家医签约服务模式创新,构筑覆盖城乡的家庭医生无纸化签约、续约、转约、接约和家庭医生联动“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增值、高效的在线咨询、诊疗、预约、会诊及智慧预警、提醒、穿戴监测、慢病续方、配药到家等精确“医疗+健康”和“社区+医院”一体的履约服务。
相关文章推荐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互联网医院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线上服务以医生和患者使用需求为导向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明确功能定位、健全机制保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