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工作,其重心强基础、优服务、促联动
一、认知定位:您认为患者全病程管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贵医院对患者全病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实现目标是什么?
《关于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8〕29号)中,明确要求“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服务”。因此,我理解的“全病程管理”不仅局限于患者围疾病期管理,而是在此基础上向前移、向后延伸,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涵盖“大预防、大诊治、大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全过程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称“同济医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和目标:
一是强基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诊治技术,发挥技术引领作用;
二是优服务。包括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内的方式方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获得感,如运用互联网实现全人群、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照护,打通线上与线下医疗流程,从患者入院前的检查准备、在院的医疗照护及出院后的随访追踪,建立一套系统性评估、照护、个案自我照顾能力提升的方案等;
三是促联动。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积极加强医联体间的上下联动,在指导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更与基层医疗机构甚至社区联动为病人提供全病程健康管理,包括健康评估、监测,健康行为干预,连续性、一体化的诊疗服务,居家康复或社区康复指导、管理等。
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
二、建设实践:贵院围绕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配套建设?
强基础方面。同济医院聚焦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围绕国家重大卫生战略和湖北省“323”攻坚行动重点目标,努力打造“肿瘤防治、器官移植、微创诊疗、高效急救、精准诊治”五大平台,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持续开展技术和管理品牌双输出,引领区域医疗技术发展。
优服务方面。首先是诊前服务。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健康自评服务,绘制健康画像,建立健康档案;对健康体检患者实行全程管理,组建常见病、慢性病服务团队,对体检结果异常患者,及时由专业团队提供咨询和诊疗服务。
其次是诊中服务。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主要开展智能导诊、智能问诊、预约挂号、检查预约、报告查询、电子发票、自助缴费、自助入院、院内导航等服务。做好线上诊疗与线下诊疗衔接,坚持推进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如线上门诊提供处方开立、缴费预约、药品邮寄等,线下直接执行检验检查申请、入院收治等。
第三是诊后服务。1.慢病管理。借助互联网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和孕产妇、脑卒中康复患者提供健康监测和管理;借助互联网及可穿戴设备,如蓝牙血糖仪、蓝牙血压计、十二导联心贴、胎心设备等,开展远程监测服务,对慢病患者的心律、血氧等相关体征进行监测,为患者复诊提供基础数据分析,自动生成健康报告。2.健康宣教。借助互联网建立医院、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连接,通过公众号、APP等渠道,定期为患者推送健康宣教知识如出院指导、饮食宣教等,同时提供医生科普直播、增强与患者的互动,不断增加患者的就医粘性,为患者提供可信的健康教育服务。3.智能随访。通过AI智能随访机器人智能交流并给予指导建议,若存在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节省医院人力资源并提升随访效率,确保及时了解患者诊后康复情况,
促联动方面。同济医院与医联体单位基本实现了患者诊疗服务全流程管理,一方面,我院将专家号源、床位预约、检验检查开单预约及结果查询等与基层单位等打通。另一方面,依托医联体单位,积极开展远程监测、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和远程MDT服务,为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三、亮点特色:围绕患者全病程管理,贵院的工作亮点/创新点有哪些?
(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开辟了患者就医新路径。通过构建智慧门诊、线上门诊、线上药房三大模块,统一患者端入口,实现患者线上预约、咨询、开单、缴费、预约、报告查询、线下面诊、检验检查、入院治疗的全面互联互通;统一互联网医生站入口,打通院内HIS系统,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给患者提供看诊服务,医生可自主排班,通过图文、视频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医嘱开立、历史病历查看、病历书写等功能,让患者能在线上完成完整的诊疗流程,打造新的医疗闭环服务模式。2021年1—11月,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服务量达859,445人次,占医院同期门急诊总量的14%。
(二)涵盖诊前诊中及诊后的全病程疾病管理理念构建了医疗服务新模式。通过构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模块,为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档案建立、预警监测、诊疗干预及科普宣教,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涵盖“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及健康促进”的全病程疾病管理服务,构建医疗服务新模式。2021年1—11月共开通10个慢性病全程管理项目,纳入管理患者10,805人;组建了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肿瘤等9个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健康体检结果异常者;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基于抖音和小程序平台,拍摄健康科普短视频100余部。
(三)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疗协同新平台促进了优势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构建协同医疗、远程医疗两大模块,实现区域医联体内预约挂号绿色通道、双向转诊、处方流转、远程会诊及远程MDT等业务,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为患者开辟就医新路径。截止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13677例,远程心电会诊8001例。
(四)建立健全的互联网医院管理体系促进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健全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体系,成立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系统流程设计、推进制度建设、加强运营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强化质量控制等;另一方面,构建互联网诊疗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医生资质审批、数字签名认证、省级互联网医院监管对接、合理用药系统、视频实时监控等手段,保证了患者的就诊过程安全,线上开的每一张处方按照线下规则进行监管,做到“事前有检查、事中有跟踪、事后可追溯”,给患者提供健全、完善和可靠的服务。
四、业务协同:互联网医院和线下实体医院,两者在患者全病程管理进程中各自承载了哪些部分?如何做好其中的衔接?
在全病程管理中,建立以线下医院为诊疗主体,互联网医院为服务主体的基本格局。其中,互联网医院更多承载健康管理与监测、线上问诊与复诊、慢病管理、随访等方面内容,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解决需耗费大量人力资源的服务属性项目;二是提升线下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更加精准地收治患者。。
做好全病程管理重要一环就是如何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首先,做好功能定位与服务区分,哪些功能在线上?哪些功能在线下?哪些需要结合才能做好?分清楚这一点,才能明确衔接什么和怎么衔接的问题。其次,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有效保证患者就诊信息的完整性。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医生都可以调出查阅,了解该患者全病程的就诊情况。
五、问题挑战:患者全病程管理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和难题?
(一)人员管理。目前院内1200名医生开通了线上门诊功能,活跃度约为70-80%,门诊医生参与线上诊疗服务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医生忙于日常医疗工作,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或闲暇碎片时间参与线上门诊工作,会一定程度增加医生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医生线上就诊时间是灵活自主安排的,导致病人等待时间不一,医院不好统一管理。
(二)项目收费。2018年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5号),但各地对互联网诊疗物价政策方面尚有待跟进,医院开展此项工作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有效运营。如何借助第三方运营优势与其合作,目前关于公立医院能否和第三方公司合作运营,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进一步给出更多政策支持。
(四)质量安全。作为机构的法律责任在哪里?应该参考遵循哪些依据?为患者提供远程服务时,患者在居家过程当中如果发生一个临床危急值,怎么办?如何建立快速应急就诊通道,如何规范互联网诊疗流程,如何规范线上就诊医疗质量,这是我们在运行中医疗机构都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个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安全问题。既要方便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要保证医疗质量,互联网医院建立标准化就诊流程,线上门诊医疗质量的评价指标,病人满意度需求等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上下联动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和医生都愿意来参与线上门诊。
六、未来计划:后续患者全病程管理的侧重方向和工作计划?
(一)强化互联网线上服务模式创新和运营管理:推进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价格、服务项目及运营模式等,拓展更多新的线上服务模式,优化患者和医生用户体验,争取3年内,线上诊疗服务量占比达到30%。
(二)大力推广互联网+慢病全病程管理服务模式:探索融合医学、医学信息学、工程技术等优势学科,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全周期健康服务平台,促进疾病整体诊疗能力的提升,大力推广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构建集“预防、诊断、治疗、线上管理、居家监测”五位一体的全病程管理新模式,争取3年内纳入全病程管理病种50个,服务人群覆盖20万人。
(三)构建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区域互联网生态圈:基于医联体,构建区域医疗资源池,创新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建立医联体机构的资质授权机制和合作机制,吸引医联体内医生个人、科室和医院入驻同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门诊号源、床位、检验、检查、病理、远程医疗等资源区域内共享和互通,为区域内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章推荐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十二)|武汉市第三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始终把医生和患者需求排在第一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十一)|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做好患者服务,造福当地百姓
患者全病程管理系列专访(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聚焦慢病管理和线上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