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富马酸二甲酯激动Nrf2调控Drpl相关线粒体裂变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21-12-28 10:57   古麻今醉

本研究中,S组Nrf2 mRNA及蛋白均少量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rf2 mRNA及蛋白水平均增加,表明MI/R可以激活Nrf2的表达,但内源性的Nrf2不足以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损伤。

徐桂萍 朱倩倩 王晓丽 闫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乌鲁木齐 830001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11):1143-1149.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0713⁃004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345)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观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及线粒体变化,探究MI/RI的发生机制及富马酸二甲酯(DMF)的保护机制。

1 材料与方法85471640647156836      

1.1 实验动物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240 g。

1.2 分组及处理

随机将6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组)、DMF+心肌缺血/再灌注组(R组)、DMF+ML38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RE组)。R组、RE组术前7 d进行DMF25 mg/kg灌胃,1 次/d,连续7 d;S组与MI/R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RE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ML38530 mg/kg。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干预前、给药干预后、实验开始前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和体重。

1.3 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

健康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基础饲料60%、猪油10%、白糖10%、胆固醇19%、食用盐0.5%、香油0.5%)喂养4周,禁食12 h后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缓冲液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之后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糖≥16.7 mmol/L,并出现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成功。

1.4 MI/RI模型制备

各组大鼠禁食、禁饮12 h,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 mg/kg麻醉,仰卧位固定行气管插管后,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连接监护仪连续监测Ⅱ导联ECG。大鼠取右侧卧位,于左胸第4、5肋间处开胸,撑开器暴露心脏,切开心包,待心跳稳定15 min后于显微镜下在左心耳下缘2 mm处,使用6‑0缝线,用一带有凹槽的乳胶管垫于血管和结扎线之间,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结扎,ECG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或T波高耸、心脏表面变为苍白色表明缺血成功。缺血30 min后剪断结扎线取出乳胶小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缺血部位心肌颜色恢复鲜红色、抬高的ST段下降50%以上或高耸的T波下降为模型建立成功,再灌注时长为120 min。S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

1.5 心脏功能监测

采用小动物超声仪监测4组大鼠心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

1.6 生化检测

各组15只大鼠于再灌注120 min,经腹主动脉取血3 ml,离心10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

采血后,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液氮速冻后于−80 ℃冰箱保存。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另取部分左心室缺血区组织检测Nrf2、Drp1 mRNA及蛋白水平。

1.7 RT‑PCR法检测心肌Nrf2、Drp1 mRNA水平

采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心肌组织RNA,将RNA逆转录合成cDNA后行基因扩增,严格按RT‑PCR说明书进行操作。以β‑actin为内参。

1.8 Western blot检测

左心室心肌组织100 mg,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总蛋白,BCA法定量。取40 μg总蛋白进行电泳,电转移,用含5%脱脂奶粉的TBST(封闭液)室温摇床封闭2 h。分别加入相应的一抗(Nrf2、Drp1,稀释度均为1∶1 000),4 ℃孵育过夜。TBST漂洗5次,5 min/次,加入二抗,37 ℃孵育2 h,TBST漂洗5次,5 min/次,ECL显影。用BandScan分析胶片灰度值,以目的蛋白条带与β‑actin条带灰度值的比值计为目的蛋白水平。

1.9 组织病理学及线粒体检测

采血后,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电子显微镜评估心肌线粒体形态学改变。

心肌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乙醇脱水,石蜡包埋,4 μm切片,行常规H‑E染色,光镜下(×400)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

用刀片将大鼠心肌组织切成0.5 cm3小块,3%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固定,按电镜常规制作超薄切片,20 000倍观察和拍照。

1.10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各组余5只大鼠再灌注120 min采血后重新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股静脉注射1%伊文思蓝染色液3 ml,全身皮肤变蓝后处死大鼠并取下心脏,PBS多次冲洗清洗,吸水纸吸干后,放入−20 ℃冰箱冷冻120 min后取出,垂直于心脏长轴2 mm切片,置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缓冲液中,37 ℃恒温培养箱避光孵育30 min,再将切片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30 min后拍照,采用Image Proplus 6.0测量心肌梗死区域。用梗死区占缺血危险区的百分比表示心肌梗死面积。

2 结 果57951640647156950      

2.1 血糖及体重

干预前和干预后各组糖尿病大鼠体重及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3711640647157008  

2.2 心脏功能

与S组比较,MI/R组、R组和RE组心率、LVSP、LVEF、FS明显下降(P<0.05);与MI/R组比较,R组心率、LVSP、LVEF、FS明显增加(P<0.05);与R组比较,RE组心率、LVSP、LVEF、FS下降(P<0.05)。见表2。

53011640647157375  

2.3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LDH、CK‑MB、cTnI

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和cTnI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MI/R组比较,R组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和cTnI含量降低(P<0.05);与R组比较,RE组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和cTnI含量增加(P<0.05)。见表3。

84241640647157843  

2.4 心肌组织MDA、ROS含量及SOD活性

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MDA、ROS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0.05)。与MI/R组比较,R组MDA、ROS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P<0.05)。与R组比较,RE组MDA、ROS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0.05)。见表4。

14371640647158263  

2.5 心肌H‑E染色

光镜下可见S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无水肿,未见炎性细胞浸润;MI/R组和RE组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心肌纤维排列杂乱,部分可见断裂,细胞核固缩现象与炎性细胞浸润明显;R组心肌细胞形态较正常,无片状心肌纤维断裂现象,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偶见核固缩,病理损伤较MI/R组、RE组减轻。见图1。

76801640647158538  

2.6 心肌梗死面积

S组心肌梗死面积为0;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MI/R组比较,R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与R组比较,RE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见图2。

65441640647158943  

2.7 心肌组织 Nrf2、Drp1 mRNA水平

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心肌Nrf2、Drp1 mRNA相对表达上调(P<0.05);与 MI/R组比较,R组大鼠心肌Nrf2 mRNA相对表达上调,Drp1 mRNA相对表达下调(P<0.05),RE组大鼠心肌Nrf2、Drp1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RE组大鼠心肌Nrf2 mRNA相对表达下调,Drp1 mRNA相对表达上调(P<0.05)。见表5。

25161640647159985  

2.8 Nrf2、Drp1蛋白水平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Nrf2及Drp1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 MI/R组比较,R组Nrf2蛋白水平上调,Drp1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R组比较,RE组Nrf2蛋白水平下调,Drp1蛋白水平上调(P<0.05)。见图3。

27981640647160097  

2.9 电镜下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

S组线粒体大小形态正常,内部排列有序,结构清晰完整。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均有不同程度破坏,膜结构溶解,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大,空泡化程度重。与MI/R组比较,R组线粒体裂变程度降低,更趋向于融合,空泡化程度减轻;与R组比较,RE组使用Nrf2抑制剂ML385后,线粒体裂变程度增加,明显肿大,可有膜破裂。见图4。

7521640647160640    

3 讨 论5795164064715695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MI/R组大鼠心肌细胞MDA、ROS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MB和cTnI水平均增加,并发生明显心肌梗死;使用DMF处理后R组大鼠心肌细胞MDA、ROS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LDH、CK‑MB和cTnI水平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表明DMF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肌损伤,在MI/RI中起到保护作用。

本研究中,S组Nrf2 mRNA及蛋白均少量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rf2 mRNA及蛋白水平均增加,表明MI/R可以激活Nrf2的表达,但内源性的Nrf2不足以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损伤。经过DMF处理后,Nrf2 mRNA及蛋白水平进一步增加,心肌病理损伤减轻,进一步表明DMF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与Nrf2的表达增强有关。同时,使用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后,激活Nrf2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被部分抵消。本研究通过PCR和蛋白印迹分析发现,MI/R组糖尿病大鼠心肌Drp1 mRNA及蛋白水平增强,此外,在电子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明Drp1上调调控的线粒体裂变与心肌损伤相关。此外,经DMF处理后糖尿病大鼠心肌中Nrf2 mRNA及蛋白水平增加的同时,Drp1 mRNA及蛋白水平均下降,线粒体破坏减轻,裂变程度降低、线粒体更趋向于融合。为明确Nrf2与Drp1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使用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后,我们观察到Nrf2 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的同时,Drp1 mRNA及蛋白水平有所增加,线粒体裂变程度增加,抑制了DMF的心肌保护作用。因此,DMF在MI/RI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调控Drp1表达介导线粒体裂变有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徐州医科大学

ISSN:1673-4378   CN: 32-1761/R

电话:(0516)85708135(咨询);85807157(编辑);85802018(传真)

Email:gjmzyfs@263.net

          gjmzyfs@163.com

网上投稿:www.gjmzyfs.com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99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各组,大鼠,组织,灌注,左心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