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信息化|基于霍恩—米特模型的互联网医疗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2022
01/10

+
分享
评论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A-
A+

应结合考虑互联网医疗的系统环境特点,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互联网+ 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行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形式。互联网医疗的广泛开展,对我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互联网医疗政策法规体系,但互联网医疗的建设与规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霍恩-米特模型结构

霍恩-米特模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型。我国互联网医疗政策遵循国家总体政策,地方制定实施细则的实施模式,这与霍恩-米特模型要求契合。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分析互联网医疗政策系统内外部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互联网医疗政策执行盲点,避免产生政策执行异化问题。霍恩-米特模型结构基本架构见图1。

基于霍恩-米特模型的互联网医疗政策执行结果分析

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后所要求达到的最终效果,是政策的价值诉求。《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国互联网医疗政策需要达到以下目标:精简就医诊疗服务,方便结算支付服务,患者放心用药,精准化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远程医疗服务,普及健康信息服务,高效化应急救治服务,简便检查检验服务等。    

政策资源     

政策资源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条件的总和,一般包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政策权威等。     

政策执行方式    

执行方式是指政策的执行者之间、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政策的执行者包括各级卫生管理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目标群体是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机构。     

执行机构特性    

执行机构特性包括组织规模、组织等级、组织资源、组织行为、组织间的合作模式等特性。本研究将执行机构分为政府类执行机构与非政府类执行机构进行讨论。     

执行者价值取向    

执行者价值取向是指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的认知程度、认可态度、看法等,以及执行者主观意识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系统环境    

(1)政治环境。由于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能满足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网上执业认证等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互联网医疗发展进程受到了一定阻碍。

(2)经济环境。我国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外部条件。社会资本大量涌入互联网医疗市场,互联网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产业,不断创新运营模式,为互联网医疗发展注入了活力。

(3)社会环境。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危险因素多,慢性病就诊复诊周期长,对于连续性的、定期的、常态化的健康管理和家庭康复等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讨论

细化政策实施目标,完善执行细则     

互联网医疗政策制定要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确定互联网医疗实施的最终预期效果与目的。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之下,根据养老、护理、诊疗等服务类别明确发展方向,根据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医师资质等明确预期标准。此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重视其可操作性与可衡量性。     

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制定产业发展标准    

一是技术设施。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软硬件标准、远程医疗技术标准、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促进各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二是信息安全。充分利用与融合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立高信任度的用户隐私与系统信息的安全保障机制,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泄露。三是制定有关农村地区互联网医疗的整体实施方案,加大农村地区相关财政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政策制定与考核。尽量细化互联网医疗实施准则,使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充分融合。     

丰富政策执行方式,确保执行效果    

为改变我国互联网医疗政策缺乏约束力的现状,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进度,完善监管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行业准入、责任认定等监管体系并补充相关细则,可成立行业协会,提高产业内部自我规范意识与能力。     

加快技术融合,着力培养复合人才    

一是应推动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融合。二是要鼓励技术深化应用。互联网医疗行业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患者服务体验,从“以数据监测为中心”向“以数据利用为中心”转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真正使互联网医疗有作用、有实效。三是要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互联网知识的专业培训,加深其对互联网医疗的认识与了解。     

打破部门权限壁垒,加强沟通交流    

互联网医疗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政府层面应强调卫健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等的交流合作,打破不同部门间横向的权限壁垒,建立跨部门的专业领导小组,并设计整体性的互联网医疗产业规划。     

结合系统环境特点,针对性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应结合考虑互联网医疗的系统环境特点,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居民就医需求。一是借助可穿戴设备,完成健康数据智能采集、健康状况智能检测等工作,并建立慢性病管理平台,简化就诊流程,降低老年患者与慢病患者的突发性风险。二是互联网医疗要注重患者“情感需求”,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互动与交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疗新型服务模式,提升患者的就医依从性。  


作者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卢昕玥 等
全文拟发表于本刊2022年第2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化,执行者,医疗,模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