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胎儿情况较差需要尽快手术,或母体有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有明确的凝血功能异常或DIC,选择全身麻醉。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病例回顾
Case review
患者,女,36岁,孕34w+6,车祸伤后下腹痛伴阴道出血1小时余,胎儿窘迫,饱胃。
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既往史:甲状腺结节手术史,定期监测甲状腺功正常;顺产一子。
体格检查:神志淡漠,左侧胳膊制动,呼吸急促。
辅助检查:
1.胎心检查--胎心减弱
2.血常规:
3.凝血功能:
入院诊断:
1.胎盘早期剥离
2.胎儿宫内窘迫
3.多发性外伤
麻醉过程
Anesthesia process
22:30入室
BP 95/53mmHg,HR105bpm,SPO2 99%
22:35
心电监护,充分给氧,开放外周静脉,桡动脉穿刺。准备好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
22:40
全麻快诱导插管,氧流量6L/min,罗库溴铵0.8mg/kg,七氟烷浓度8%,丙泊酚1.5mg/kg。
22:45
取出女婴1分钟Apgar评分2分,立即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5分钟apgar评分6分转入新生儿ICU。
23:10
行颈内静脉穿刺并置管,子宫渗血较多,静脉予缩宫素20u,加快补液,去氧肾上腺素维持(随调)。
23:20
血气氧合较差,气道压力较高,听诊两肺哮鸣音,考虑气道痉挛,予氨茶碱0.2g,氢化可的松100mg。
23:40
外科行压迫止血,静滴钙,输注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去氧肾上腺素维持(随调)。
00:10
5%碳酸氢钠100ml纠毒;外科行子宫捆扎止血,补充钙,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间断予速尿减轻容量负荷。
04:10
出血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循环,带管送入ICU病房。
总入量9200ml
晶体3500ml
胶体1500ml
红细胞悬液14u
冷沉淀20u
血小板1个治疗量
血浆800ml
总出量6500ml
出血量近5000ml
尿量1500ml
术中血气
术后转归
术后入ICU,4小时后顺利拔管
术后第3日,转入产科病房
术后第4日,行肱骨骨折外固定
术后第12日,顺利出院
背景介绍
Background
胎盘早剥类型:
显性剥离 混合出血 隐性剥离
胎盘早剥分级:
Ⅰ度:多见于分娩期。
胎盘剥离面积小,患者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
Ⅱ度:胎盘剥离面达胎盘面积1/3左右。
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量成正比。
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临床表现较Ⅱ度重。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休克程度多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胎盘早剥高危因素有高血压、创伤、脐带过短、多胎、胎膜早破时间过长、酗酒、可卡因滥用以及子宫异常。达到25%即为重度(Ⅲ度)。摩根临床麻醉学(第5版)
胎盘早剥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机制 :
在中度胎盘早剥时纤维蛋白原轻微下降(150-250mg/dl),而胎儿死亡后可以降至150mg/dl以下。凝血功能异常是由于循环内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从而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摩根临床麻醉学(第5版)
胎盘早剥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新进展:
胎盘早剥中常见的滋养层完整性破坏,导致母体循环中大量组织因子的释放。
麻醉方式选择
Anesthesia method selection
如果母体、胎儿情况尚好,预计出血量较少,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备全身麻醉。
如果母体、胎儿情况尚好,预计出血量较大,可先选择椎管内麻醉,胎儿娩出后视出血情况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如果胎儿情况较差需要尽快手术,或母体有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有明确的凝血功能异常或DIC,选择全身麻醉。
麻醉准备:
1.确定异常胎盘的类型。
2.评估术前循环功能状态和贫血程度。
3.根据病情,留置桡动脉、颈内静脉穿刺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准备血液回输相关设施设备,做好大出血预案。 2020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血液学治疗
Hematologic treatment
1.容量治疗:
血压不低于正常20% 心率不超过正常20% CVP 4 ~ 12mmHg 尿量 > 0.5ml/h 血乳酸 < 2mmol/L SevO2 > 65% Svv ≤ 13% 研究显示:出血期大量输注晶体液导致继发性凝血因子稀释,凝血障碍发生率上升。 实验室检查PT、APTT、纤维蛋白原和PLT有很好的纠正指导作用。 输注血液制品的凝血参数阈值是:PT、APTT延长至正常的1.5倍,纤维蛋白原<100mg/dl ; PLT 25×109。 推荐使用血栓弹力图鉴别凝血异常的性质,由此决定治疗方法。
凝血因子Ⅶ:作用是结合血小板,调节凝血过程,促进凝血。
当失血量>300ml/h,无肝素和华法林作用,已输注足量FFP、血小板、冷沉淀,且止血困难应考虑输注基因重组FⅦa。
输注基因重组FⅦa现无标准用量30 ~ 90mcg/kg不等,如果输注2 ~ 3h后仍继续出血,需再次输注。
2.推荐治疗目标: Hbg > 8/dl 血小板 50×1009 /L 纤维蛋白原 > 75 – 100mg/dl INR ≤ 1.5 PH > 7.2、剩余碱 < 4.0mmol/ 钙 > 1.1mmol/L 体温 > 35℃ 3.肝素使用指征: (1)DIC早期(高凝期); (2)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呈进行性下降,微血管栓塞表现(如器官功能衰竭)明显之患者; (3)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祛除者,在补充凝血因子情况况下使用。 下列情况应慎用肝素: (1)手术后或损伤创面未经良好止血者; (2)近期有大咯血者之结核病或有大量出血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蛇毒所致DIC; (4)DIC晚期,患者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及明显纤溶亢进。
肝素钠治疗:急性DIC每日10000 ~ 30000U/d,一般15000U/d左右,每6小时用量不超过5000U,静脉点滴,根据病情可连续使用3 ~ 5天。
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相比,其抑制FⅩa作用较强,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较少。常用剂量为75 ~ 150IUAXa(抗活化因子X国际单位)/(Kg •d),一次或分两次皮下注射, 连用3 ~ 5天。
肝素监护最常用者为APTT,正常值为(40±5)秒,肝素治疗使其延长60%~ 100%为最佳剂量。 4.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是一种合成赖氨酸类似物,竞争性阻断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 → 抗纤溶; 建议大出血患者越早输注越好(<3h); 负荷剂量1g(>10min),之后持续输注1g(>8h)。
小结
Summary
1
开放静脉通路,行有创的动静脉监测;
2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
注意选择正确的插管方式,防止呕吐误吸;
4
预见性的准备各成分血制品,尽早输注血制品,防止后期容量超负引起的心肺损伤;
5
监测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指导成分输血;
6
及时处理大量输血输液并发症:酸中毒、低温、低钙等。
编辑:王宇浪
审核:申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