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挑战、应对不确定性,是董文彪行医路上的关键词,贯穿着他的每一次选择与出发。
记者:马源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己所欲,施于人。——董文彪 忙碌、挑战、应对不确定性,是董文彪行医路上的关键词,贯穿着他的每一次选择与出发。 2010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便扎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院(以下简称“恭城县中医院”),至今已有11个年头,现为医院骨伤科主任。 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创伤骨科进修,擅长肢体多发创伤修复、皮瓣转移、取皮植皮;四肢关节多发骨折复位内、外固定;关节脱位整复等创伤骨科疾病的急救诊治,及颈椎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强的骨科疾病诊治、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处理及手术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院 骨伤科主任董文彪
“信任”是医患关系基石
用董文彪自己的话来说,在行医路上他系属一名“追赶者”,幸运的是,自己从未停止奔跑。高中毕业后,对于“未来”董文彪并没有“明朗选项”,反而是母亲的一句玩笑话,“指引”了他今后的“路”,“要不你去学医吧,将来我老了,还可以帮我看看病。”
步入大学,出生农村的董文彪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与他人在学习道路上存在的潜在差异。以最常见的电脑使用为例,对大城市的同学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常规玩具”,而对于当时的董文彪来说,却是“珍奇物件”。但他也有着自己的专属“特长”——能吃苦,不浮躁。那些载满医学文字的课本,在他长时的翻阅中卷起了边。如今,再忆往昔,董文彪淳厚道:“除了努力,别无选择。”
“困难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这是董文彪的从医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方向。他感慨:“医学是一个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专业,同时更是一个能够真正帮助到别人的职业。”
在董文彪的行医史中,最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你信我,我尽力”。这话听上去很质朴,却也非常直白的道出了“信任”对于医患之间的重要性。2010年7月份,刚进恭城县中医院的董文彪,就接触了到了一位需要清创缝合的女患者。他回忆,“当时病人不仅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而且心理状况也极不乐观,甚至出现了崩溃状态,一度不愿意与身边家属及医护人员交流。”
“后来经过自己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不断心理疏导和鼓励,与病人逐渐构建起了‘信任桥梁’,解决了患者‘健康问题’”董文彪表示,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全院多学科医护团队的力量,而这个个案的成功也更加坚定我们实施“医、护、康”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董文彪进一步补充道,获得患者信任,我们医务者才有机会尽全力拯救,这也是我作为医生拥有的最值得骄傲的“本事”。
创造恭城高龄老人行手术治疗记录
恭城县位于广西桂林,老年人口基数大。以往,当地老人患脆性骨折,均采用卧床制动的方式保守治疗,存在时间长、见效慢、并发症多等弊端。了解该情况后,董文彪带头开展了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有着107岁高龄的吴爷爷便是此类手术的受益者。在家不慎摔倒的吴爷爷,右侧髋关节出现了剧烈疼痛,不能活动,随送医拍片显示系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查体后,董文彪组织科室进行了一定的风险评估,并邀请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及手术室的多个学科专家对治疗方案进行会诊,并与桂林市中医院创伤科主任吴少泉、副主任马存义沟通后,董文彪决定为老人施行微创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
“百岁老人还能开刀吗?”面对家属的担心,董文彪解释说,高龄老人进行PFNA内固定术,年龄本身并不是问题。我科已为数十名高龄患者顺利完成此类手术。能否手术治疗,关键是对老人平时的活动状态及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
“只要老人能站起来,就能避免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比如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废用性骨质疏松等,这每一条并发症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董文彪补充到。
最终,在骨伤科及各科室的全力参与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无疼痛及不适,这不仅为老人日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基础条件,也创造了恭城高龄老人行手术治疗的记录。
无独有偶的是,同天急诊又接诊了一位80岁高龄的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辗转了三家医院治疗后均未能好转,后被推荐保守治疗,面对高额治疗费用,正在其家人无奈准备放弃时,被朋友介绍来到董文彪这里。术后第四天,该患者便能扶助行器行走活动。值此可见,恭城中医院在高龄患者的诊治的道路上,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董文彪近期也陆续为多名因脆性骨折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的老年患者实施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次日即下地行走活动。他介绍,PVP手术无须“切开”,具有创伤小、疗效佳、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科室还开展了四肢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关节周围骨折有限切开LISS钢板内固定技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术、跟骨骨折跗骨窦入路等手术方式。
推行“两手抓”科学管理方式
目前恭城县中医医院骨伤科病区有50张床位,承担了恭城地区近50%的骨伤领域的工作量。“11年来我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也见证了骨伤科的蜕变。”董文彪说,现在医院骨伤科是桂林市重点专科,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诊断的同时,在微创手术和骨科肿瘤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三四级手术占比达55%,整体朝着微创化趋势迈进。
医院现有9位骨伤医生,其中高级:2位,中级:1位,初级:5位,按聘岗的比例是3 : 4 : 8。“目前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搭建以及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董文彪表示,骨伤科现已在创伤骨科、脊柱关节骨科、小儿骨科、颅脑外科、骨肿瘤等亚专科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下一步人才队伍建设也会朝着专科化方向深入,要继续发挥好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
除此之外,董文彪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实施推行“两手抓”的科学管理方式:一手抓团队建设,强调“带、帮、教”,无私的传授自己的经验,带领全科人员齐心协力,形成新的凝聚力,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内涵;一手抓骨干培养,带领青年人才加强学习和实践,激发其钻研技术的热情和决心,构建了卓有成效的人才梯队。
说起县域医院于三级大医院专家之间的区别,董文彪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不同。”他表示,大医院做好疑难病例的诊治,而县域专家的第一要务则是做好家门口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急救的医疗救治。此外,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县域专家还要拓展亚专科方向的建设与研究。
“省级医疗服务,县级的报销比例。”如今在恭城,群众这样评价恭城县中医医院。在过去,当地患者但凡需要动手术,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桂林、广西或广州上海等大医院,12岁的患儿小郑郑家也是如此。
小郑郑因玩耍时不慎跌倒,导致右肩部锁骨中段骨折。家人认为在县级医院无法很好解决,遂转至桂林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然而,在花费了约七八万后,治疗并未达到家属预期。
权衡经济情况及预后返校情况后,决定转回恭城县中医医院。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桂林市中医院的常驻专家团队。在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病情好转,复位良好。住院费用约0.8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仅自付3千元。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董文彪还带来了国内前沿的“经椎间孔髓核部分摘除术”,目前已让数十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受益,疗效显著。截至目前,骨科已顺利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5项,大大提高了县域骨科手术技术水平。
1月13日 15:00,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指导,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健康界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千县工程: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系列直播第十一期即将开播,敬请关注!
本期嘉宾有:
苗艳青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
郜 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徐林根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院长
张 晟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院长
许清 湖北省大冶市总医院总院长、大冶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程朝晖 安徽省宁国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李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史家明 黑龙江铁力市医疗服务共同体党委书记、理事长
胡培阳 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高路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