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血清中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值7.5以下,当置于pH值8.0以上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向正极移动。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王雪梅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中含有各种蛋白质,其等电点均在pH值7.5以下,当置于pH值8.0以上的缓冲液中电泳时,均游离成负离子,向正极移动。由于各蛋白质成分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分子结构各不相同,其电泳速度也就不同,故可将血清中蛋白质进行区分。正常情况下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五个区带: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临床上血清蛋白电泳主要用于检测异常增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以诊断和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在其他疾病情况下,血清蛋白质含量可以出现多种变化,根据它们在电泳图谱上的异常特征可对其进行分型,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1
低蛋白血症型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比例明显下降, α1球蛋白代偿性增加, 而 γ- 球蛋白明显升高, 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所致有关。[1]
2
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Alb等小分子蛋白质选择性地漏出, α2-球蛋白及IgM等大分子残留在血液中,致使总蛋白和白蛋白显著减少,α2- 球蛋白、β2- 球蛋白明显升高。[2]
3
急性肝损害型
急性肝炎时首先是α1增加, 继之β球蛋白增加。由于Alb的半衰期为15~19天, 且肝脏有一定的代偿功能, 因此发病早期病情较轻时血清蛋白差异小。而重型弥漫性肝损害时,α2 -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特别是乙肝时,α2 -球蛋白可显著降低。[3]
4
慢性肝损害型
α2 -球蛋白及白蛋白降低的同时,伴有γ-球蛋白增加,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典型的肝硬化蛋白图谱可见β和γ带相融合,形成β-γ桥。肝癌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患者α1-抗胰蛋白酶 (α1-AT) 显著高于正常值,故可见α1蛋白增加。
5
急性炎症型
α1和α2-球蛋白增加,白蛋白无明显变化或减少,常见于各种应激反应、急性感染、心肌梗塞、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外伤、休克等。
6
慢性炎症型
白蛋白降低,α1 和α2 -球蛋白增加,γ区带呈弥散性增高。常见于各种反复和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7
M蛋白型
由于体内异常增生的浆细胞分泌产生大量结构相同、电泳迁移率一致的M蛋白,γ-球蛋白区带位置上出现一狭窄高峰,即M蛋白带。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H链病等。需要进一步做免疫固定电泳确定疾病类型。
8
高α2(β)-球蛋白血症型
β或α2 -球蛋白增加,常见于高脂血症。
9
特定蛋白缺乏型
某种特定的蛋白成分单独缺乏而引起某一蛋白区带蛋白质减少,多为先天性蛋白缺乏所致。
(总结图)
某些生理情况下,也会出现特定的血清蛋白含量变化,如:妊娠期可见α1-球蛋白升高,β-球蛋白升高。待产妇血清蛋白成分的改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将血清蛋白电泳技术用于临床疾病诊疗时应注意妊娠所带来的影响。[4] γ-球蛋白升高可见于预防接种免疫疫苗后。
参考文献✦
[1] 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_边红放.[2]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各条带的特点_周琳.
[3] 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分析_张淑艳.
[4] 100例待产妇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_龚英峰.
本文由检验之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