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靶向药物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白求恩·肿瘤病理学社」项目之「三甲病理现场」,旨在促进国内相关疾病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增强相关分子检测意识,提高诊断水平。
第十五场直播会议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邢爱艳教授的分享主题是《NSCLC中BRAF的分子检测》,本文特邀邢爱艳教授本人为大家带来配套的学习笔记。
1.BRAF 基因简介
BRAF基因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家族成员之一, 参与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BRAF基因突变常常发生在V600位置(如V600E/K),导致BRAF组成性激活以及MEK和ERK下游通路的激活。该类突变激酶活性最高,对BRAF单体抑制剂或MEK抑制剂或二者联合方案最为敏感。
研究结果显示BRAF 基因突变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种中没有显著差异性,在NSCLC中的总体突变率约1.3%-2%。BRAF基因突变分3种类型,NSCLC中I类突变(V600E突变)占比约30%,II类突变(BRAF基因二聚化)和III类突变(依赖于RAS活化)占比分别为21%和13%,而非V600E突变常合并KRAS突变。BRAF V600E突变患者92%为肺腺癌,常常表现为微乳头状癌,侵袭性较强,且女性患者常多于男性,不吸烟者比例要高于吸烟者。
1)BRAF基因突变提示预后差。 研究显示BRAF V600E突变的NSCLC患者(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其总体生存时间(OS)和无瘤生存时间(DFS)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提示该基因突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2)BRAF突变是EGFR-TKI耐药机制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一代和二代EGFR-TKI药物耐药后,出现BRAF突变的情况很少见,发生率约0-1%。而使用第三代EGFR-TKI药物奥西替尼(一线或二线)耐药后,BRAF突变率明显增加,比例约3%-10%。
3)靶向药物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效果好。
目前针对BRAF V600E突变的靶向药物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一项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D+T)一线治疗BRAF V600E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NCT01336634)结果显示,中位PFS可达14.6个月,中位OS为24.6个月,缓解率ORR达到64%。目前FDA已经批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用于治疗BRAF V600E突变转移NSCLC的一线治疗。NCCN指南推荐D+T作为BRAF V600E突变NSCLC的一线优选治疗方案,2020版肺癌CSCO指南也对该方案进行了推荐。
NCCN及CSCO指南均推荐所有NSCLC 患者均应常规进行BRAF基因检测。BRAF基因突变检测可以选择IHC 、PCR、Sanger及NGS方法,各种检测方法的比较见下表。
1) IHC方法:采用罗氏VE1抗体检测,特异性95.2-100%,敏感性90.5%-100%,费用低,平台普及度较高,对样本要求低, 尤其是针对肿瘤细胞含量少的样本,或是没有分子检测平台的实验室,IHC检测可能是首选的检测方法。
2) ARMS-PCR平台:大多只针对V600位点的突变进行检测,灵敏度较高,能够达到1%左右的最低检出率,操作比较简单,报告周期短,普及度较高。
3) Sanger测序平台: 可以检测V600突变以及部分少见突变,检测灵敏度较低,对标本中肿瘤组织含量要求相对较高(>20%),手工操作,检测时间长,报告周期约1周左右。
4) NGS检测平台:可以实现多种基因的同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需要生物信息学分析,报告时间一般10-14天。
5) 样本的选择: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采用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血液标本ctDNA检测虽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假阴性率高达30%,且目前ctDNA分析及其检测性能的标准还未确立。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 如患者不适合进行侵入性组织取样或是没有足够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测时,可以使用ctDNA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临床需求及样本质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设计:鹏飞
排版: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