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m以下的儿童无症状单发下盏结石可采取主动监测,结石排出率约9%。但对于7mm以上、伴有解剖异常或结石成分为磷酸铵镁或胱氨酸者,结石进展风险高,不推荐非手术治疗。此外,无论结石大小,位于下盏以外其他部位者常需外科干预。
编者按
不忘初心,医路前行。泌尿外科医生学习联盟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赋能医护的宗旨,为帮助广大医护、医学生提高自己,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万丈高楼平地起,希望每日的点滴积累,能够助你成功!
儿童尿路结石的治疗:
1、主动监测及药物治疗
10mm以下的儿童无症状单发下盏结石可采取主动监测,结石排出率约9%。但对于7mm以上、伴有解剖异常或结石成分为磷酸铵镁或胱氨酸者,结石进展风险高,不推荐非手术治疗。此外,无论结石大小,位于下盏以外其他部位者常需外科干预。
直径小于3mm的小儿远端输尿管结石可采用药物排石治疗。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可促进儿童输尿管结石、尤其是远端输尿管结石的排出,但仍需临床进一步证实。
2、外科治疗
①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ESWL是小儿输尿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其指征与成年人相同。ESWL适用于治疗20mm以下的儿童肾结石,其单次治疗的SFR为70%~90%,4%~50%需多次治疗且重复治疗的风险与结石大小相关。ESWL治疗下盏结石的SFR较低,尤其处理直径10~20mm下盏结石,需进行相关解剖因素综合评估。儿童ESWL可优先选择超声定位,治疗间隔不应少于5天。可选的麻醉方式包括静脉全身麻醉、静脉镇静、患者控制的静脉镇痛等。
②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逆行肾内手术(RIRS):近年来,URS治疗儿童输尿管结石的比例有所上升,其单次治疗的SFR达80%以上,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可达100%;有6.3%~10%的患儿需要行二次治疗,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结石移位。术前无需常规留置双J管,但术前置管可扩张输尿管,提高操作成功率。
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适用于直径20mm以内的肾结石。其SFR为76%~100%,并发症发生率0%~28%;术前留置双J管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③ 经皮肾镜碎石术(PNL):对于直径>20mm的肾盂或肾盏结石,推荐采用PNL术。儿童PNL的术前评估、手术适应证和操作与成人相似,其并发症发生率约20%。与成人相比,小儿的肾脏体积、结石负荷与集合系统空间均较小,更适合小通道PNL。此外,操作通道的减小,使无管化的可行性更高,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及控制术后疼痛。
④ 开放及腹腔镜手术:对于某些复杂性结石,以及合并严重先天性畸形从而限制腔内手术操作的患儿,可考虑开放、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治疗。但应用此类手术所引发的远期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编辑:王靖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