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与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因阴囊内精索蔓状静脉丛异常迂曲、扩张、伸长所致。多见于青少年,发病率为男性人群的10%~15%。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影响精子产生和精液质量,在男性不育症的病人中30%可见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部分病人可以恢复生育能力。
一、病因
精索蔓状静脉丛由精索内静脉、精索外静脉和输精管静脉组成。精索内静脉经腹股沟管,在腹膜后上行,左侧进入肾静脉,右侧一般进入下腔静脉。精索外静脉经腹壁下静脉汇入髂外静脉,输精管静脉进入髂内静脉。由于精索内静脉走行较长,血液回流阻力较大,因此精索静脉曲张实际主要是精索内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有先天性解剖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种。左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并受前方乙状结肠的压迫,而且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进一步影响左精索内静脉的回流。正常左精索内静脉进入左肾静脉的入口处有瓣膜防止逆流,如静脉瓣发育不全或静脉壁的平滑肌或弹力纤维薄弱,也会导致精索静脉曲张,这种因解剖学因素所致曲张称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腹膜后肿瘤、肾肿瘤压迫精索内静脉,癌栓栓塞引起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梗阻时,使精索内静脉血回流受阻,可以引起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精子的正常生长。精液检查可见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度减低,形态不成熟。精子生成障碍主要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阶段,以患侧较为明显。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如病变轻,多无症状,仅在体检时或因不育症就诊时发现。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患侧阴囊坠胀感、隐痛,多于劳累或长久站立后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如卧位静脉曲张不缓解,则可能为继发性,应查明原因。
根据静脉曲张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局部触不到曲张之静脉,作Valsalva试验,即让病人站立憋气、增加腹压,使血液回流受阻,可触及曲张之静脉;中度,正常站立位可触及阴囊内曲张之静脉,但表面看不到曲张血管;重度,阴囊部可见蚯蚓状或团状曲张之静脉。
以上所述为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近年国内外日益重视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该类病人在体检时不能发现精索静脉曲张,Valsalva试验亦为阴性,但经B超、核素显像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极轻微的精索静脉曲张,这类病人往往在不育检查中发现。一般认为静脉血管直径超过2mm为亚临床型,超过5mm为临床型。
三、 治疗
既往认为对轻度精索静脉曲张,无症状又不影响生育时可不处理。但随着近年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认为亚临床型亦会 造成对睾丸功能的影响,因此也应积极治疗。
治疗以开放手术为主。手术原则是在腹膜后内环上方高位结扎和切断精索内静脉。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腹腔镜下可确切高位结扎精索内静脉,在双侧病变时还可同时结扎双侧静脉。文献中也有行精索内静脉栓塞的报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