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个一类新药上市(附名单)

2022
02/08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这些年,94个I类新药上市!还有更多在路上......    

来源 | 赛柏蓝 

约撰稿 | 金钱草

在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简称“专项活动”)收官一年之际,经笔者初步统计发现,自2008年至2021年国内共有94个I类新药获批。近几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创新呈现什么特点?进入“重大新药创制”后时代,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何去何从?

01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背景及成效

专项活动助力我国诞生了近百款I类新药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获批的创新药数量屈指可数。公开资料显示,自1985年至2008年我国创新药的数量仅为5个,约平均5年I个,绝大多数疗效确切的创新药全部依赖进口。

基于我国创新药发展长期落后的大背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旨在使中国从以仿制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创制为主,实现从医药大国到医药科技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总体将该活动目标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

2008年至2010年为创新转型阶段。初步形成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有效支撑我国自主研制创新药物。

2011年至2015年为快速增长阶段。主要技术规范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

2016年至2020年为跨越发展阶段。我国新药创制的整体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20年是中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的收官之年。作为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项支持了3000多个课题,中央财政投入233亿元,加上企业投入、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2020年合计上市I类新药68个,加上仍受该专项活动影响的2021年获批的26个I类新药,合计上市的I类新药数量达到94个——其中,2018年至2021年均在10个以上,分别为10个、12个、15个和26个。2021年中国已经超过每年全球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最多的美国(49个)的一半(部分获批1类新药名单详见文末)

专项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国医药创新能力

通过该专项活动促进我国初步建成药物创新体系,大大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与国际接轨。

随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实施,我国初步建成了围绕原始创新和药物研发链条的不同阶段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初步建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使得我国药品研发创新逐步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

“中国不仅技术能力提升了,在遵守的规范、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接轨,使得我们能顺利融入到国际新药研究这样大的环境中。”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陈凯先院士如是说。

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让中国医药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国产药品和疫苗获得国际准入、国产药品到国际做临床试验数量持续增加,技术平台国际认证与国际接轨,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了WHO的评估,国际成果转让与合作更加广泛,有几百个品种的药品可以到发达国家市场去试验。

未来几年,像BTK抑制剂、第3代EGFR抑制剂、PARP抑制剂、CDK4/6抑制剂等国产小分子靶向药陆续上市,将打破进口靶向药对国内市场垄断的局面。

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也不断上升。知名咨询分析机构麦肯锡2016年对全球的医药创新研发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共分为3个梯队:

美国是第一梯队,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约50%;第二梯队有日本、英国、德国、瑞士等国,每个国家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大约5%~12%;中国和韩国、以色列、印度等国属于第三梯队,每个国家对全球医药研发贡献在1%~5%。

仅在短短2年后的2018年,麦肯锡就对这一等级划分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上升到4%—8%,已跨入全球第二梯队。预计当前已经超过了6%。

陈凯先院士认为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创新跨越的新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跟踪仿制阶段。到90年代,进入第二个阶段——模仿创新阶段,到今天中国逐步进入原始创新阶段。

02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后时代,创新药将进入密集收获期

自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后,自主新药报批进入加速期,自主新药报批周期被压缩到5-6年——其中,IND+NDA的审评时间被压缩到1.3年左右;临床时间有望压缩到4年左右。对于部分特殊品种,甚至报批周期将被压缩至4年左右。

根据药融云发布的《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自2016年以来,国家药审中心(CDE)I类新药受理数量快速上升,由184个增加至1379个,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接近50%。

69191643583702888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供参考

根据前述提到的国内新药报批周期情况来看,2021年及之前获批的新药主要是CDE在2016年之前受理的新药,因此在2016年及之后受理的I类新药将逐步进入获批收获期。

相应地,申报受理的I类新药涉及的靶点数量也快速上升,大约从90个上升至300个以上,年均增长近28%。

94041643583703066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供参考

从类别情况来看,生物药逐渐成为研发趋势,主要系抗体类药物研发申报数量快速增长所致。生物药申报数量占比由2016年的约26%上升至2021年的约45%。

61891643583703183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供参考

从治疗领域分布情况来看,无论是从靶点分布情况来看还是品种数量分布情况来看,肿瘤都远远高于其他领域。具体从靶点的治疗领域分布来看,肿瘤约占44%;从品种数量分布的治疗领域来看,更是高达62%。

15351643583703268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I类新药靶点白皮书》,供参考

可见,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活动后时代,有更多的I类新药在路上。


附:近年来国内获批上市的部分新药清单

批准年份

品名

研发企业

疾病领域

2021

达尔西利

江苏恒瑞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脯氨酸恒格列净

江苏恒瑞医药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

2021

枸橼酸爱地那非

悦康药业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2021

奥马环素

再鼎医药(上海)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奥瑞巴替尼

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西格列他钠

成都微芯药业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

2021

阿兹夫定

河南真实生物科技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海博麦布

浙江海正药业

心血管系统用药

2021

艾诺韦林

江苏艾迪药业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艾米替诺福韦

江苏豪森药业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赛沃替尼

和黄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海曲泊帕乙醇胺

江苏恒瑞医药

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

2021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

苏州泽璟生物技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康替唑胺

盟科医药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左旋奥硝唑磷酸二钠

扬子江药业等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1

帕米帕利

百济神州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优替德隆

北京华昊中天生物技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甲磺酸伏美替尼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舒格利单抗

基石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恩沃利单抗

四川思路康瑞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瑞基奥仑赛

药明巨诺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赛帕利单抗

广州誉衡生物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派安普利单抗

正大天晴康方(上海)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维迪西妥单抗

荣昌生物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1

泰它西普

荣昌生物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索凡替尼

和黄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奥布替尼

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磷酸依米他韦

东阳光药业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0

环泊酚

海思科医药

神经系统用药

2020

氟唑帕利

江苏恒瑞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盐酸恩沙替尼

贝达药业-Xcovery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依达拉奉+右旋龙脑

江苏先声药业

神经系统用药

2020

盐酸拉维达韦

歌礼药业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0

甲磺酸阿美替尼

江苏豪森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20

苯环喹溴铵

银谷制药等

呼吸系统用药

2020

盐酸可洛派韦

北京凯因科技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20

苯磺酸瑞马唑仑

宜昌人福药业

神经系统用药

2020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疫苗

2020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

疫苗

2019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江苏恒瑞

神经系统用药

2019

甲磺酸氟马替尼

江苏豪森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9

泽布替尼

百济神州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9

甘露特钠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

神经系统用药

2019

可利霉素

北京首科公司等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19

本维莫德

广东中昊药业

皮肤病用药

2019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江苏豪森药业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

2019

重组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双价疫苗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等

疫苗

2019

替雷利珠单抗

百济神州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9

卡瑞利珠单抗

江苏恒瑞医药等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9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

疫苗

2019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造影剂

2018

罗沙司他

珐博进(中国)医药

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

2018

呋喹替尼

和黄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8

马来酸吡咯替尼

江苏恒瑞医药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8

达诺瑞韦钠

歌礼制药(中国)等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18

艾博韦泰

前沿生物药业(南京)

全身用抗感染药

2018

盐酸安罗替尼

正大天晴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8

信迪利单抗

信达生物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8

特瑞普利单抗

上海君实生物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8

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

杰华生物公司

疫苗

2017

甲苯磺酸尼拉帕利

再鼎药业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2017

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

康希诺生物

疫苗

2016

海姆泊芬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

皮肤病用药

2016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疫苗

2016

贝那鲁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

2016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厦门特宝生物工程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新药,上市,肿瘤,I类,医药,疫苗,创新,靶点,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