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见,如果麻醉病例和麻醉医师的数量继续增加,中国的麻醉医师将变得更加专业。
医学杂志《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区域健康》(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6月17日发布了米卫东教授和黄宇光教授领衔的研究“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研究对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份提供麻醉护理的各医院科室的现状进行了横断面普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结果显示:
我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独立麻醉科的比例为45.15%,总共有92726名麻醉医师,相当于每10万人口中有6.7名麻醉医师,经济条件好地区的麻醉医师-人口比更高。此外,2015年到2017年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增加了10%。
这些结果说明,虽然我国的麻醉学学科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国家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长,很难界定当前麻醉学发展现状能否满足国家需求。
01
主要结果
2018年6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1432个医院提供麻醉护理,其中4581个科室属于专科医院,占40.16%,6841个科室属于综合医院,占59.84%。
图1
我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麻醉医师地理分布特点
如图1所示,麻醉医师与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是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和陕西省,相当于每10万人口中有7.4~13.6名麻醉医师;比例最低的地区包括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广西省,相当于每10万人口中有3.1~5.9名麻醉医师。
表1
不同GDP水平地区的麻醉医师比例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麻醉医师分布的不均匀性,将麻醉医师人数和当地经济参数做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均GDP水平较高的地区,每10万人口中麻醉医师的数量明显较高,然而这些地区每10万人口中麻醉医师比例并没有相应增大。
表2
我国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
如表2所示,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麻醉医师共进行了1.382亿例麻醉,在此段时间内,麻醉病例数为4606 .9497万例,麻醉病例年增长率为11.32%,手术室麻醉病例每年增加9.29%,手术室外麻醉病例每年增加15.64%。
表3
麻醉负担与医院等级的关系
如表3所示,各级医院的麻醉医师每年的工作量各不相同。调查数据显示,医院级别越高,规模越大人均麻醉病例数越多。三甲医院每年平均需完成592例麻醉病例,而下一级医院的麻醉医师仅需要每年需要完成317例麻醉病例,即每天少于1个病例。
如图3、表4和图4所示,从2015年到2017年,人均工作量迅速增加。与2016年相比,麻醉医师需要多完成75.52%次麻醉。
图3
2015年-2017年不同级别医院麻醉病例
表4
各级医院麻醉医师人均年工作量及增长率
图4
各级医院麻醉医师的年人均工作量
02
结论及意义
文章称此次研究是2000年我国建立麻醉学学科后第一次大规模调查,是全面了解当前形势的重要一步。近年来,我国麻醉学学科发展迅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独立麻醉科及附属三级部门的数量显著增加。
但是在提供麻醉护理的所有科室中,独立的麻醉科所占的比例(45.15%)仍然远不能令人满意,包括的问题主要有麻醉人员配置不合理、受限制导致的全国工作量分配不均。
图5
我国麻醉医师学历分布
研究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麻醉医师数量最多,但是每10万人口中的麻醉医师比例仍然很低。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口人麻醉医师数量17.96人),中国的数量刚刚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每10万人人中有6.89人),不到三分之一。玻利维亚10万人口中有19.21个麻醉医师。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麻醉医师比例仅高于印度,远落后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因此,中国麻醉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有不同的结构。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医生在教育背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等教育背景的麻醉医师集中在三甲医院,而一级或更低级别的医院与三级医院在训练有素的员工数量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2015年至2017年,我国麻醉医师的工作量每年增加10%,达到5117.4683万例麻醉病例。手术室内外病例分别增长9%和15%,而在同一时期,麻醉医师的数量只增加了5.97%,是总人数的一半。
可以预见,如果麻醉病例和麻醉医师的数量继续增加,中国的麻醉医师将变得更加专业。
同时,麻醉医师将来压力会更大,工作倦怠会加剧工作满意度下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职业倦怠对患者护理、专业精神和健康都有负面影响医生的护理和安全,以及医疗系统的可行性。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内容来源:大数据医学观察
转载来源:麻沸散俱乐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