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一直是全球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压疮的发生率不仅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成为衡量护士个人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导读
压疮一直是全球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压疮的发生率不仅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成为衡量护士个人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目前先进的压疮防治护理多集中体现在医院对住院患者的管理中,始终未渗透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所以,社区护士对压疮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连压疮分期都不能准备辨识。
什么是压疮
压疮,也称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部位、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械接触的部位。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许多影响因素或混杂因素也与压疮有关。
压疮的好发部位
压疮的最常见的地方是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典型的发生部位为骶尾部、足跟、坐骨结节及外踝,枕骨也比较常见。
伤口的分类、测量、评估与记录
伤口评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巧,通过病人和伤口的评估,取得伤口的基本资料,以便制订伤口治疗和护理计划,或评估治疗和护理计划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沟通,促进连续护理,估计治疗费用和愈合时间。
伤口的分类:
伤口颜色分类:伤口分类的一种方法,直接评估开放性伤口表面情况。
按颜色分类
红色伤口:牛肉红样,且鲜亮、坚实的、圆卵石样的外观,是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
黄色伤口:由渗液中堆积的坏死细胞组成,常以块状形式存在,最常在慢性伤口中看到。
黑色伤口:伤口内缺乏血流的坏死组织,常伴有软或硬的结痂。
焦痂:黑色坏色组织,表面干燥,皮革样坚韧的结痂。
关键词:伤口分类
伤口分期分类:有美国国家压疮学会和国际造口治疗师协会制定。常用于压力性溃疡伤口。也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伤口分类。
按分期分类
第一期伤口:血流受阻,皮肤虽然完整,但出现压力缓解后30分钟仍有红印。
第二期伤口:可深及真皮,但未穿透真皮层,出现水泡、浅坑、疼痛。
第三期伤口:表皮及真皮完全受损,涉及皮下组织,出现较深的凹洞,伤口基部无疼痛感。没有影响筋膜及肌肉层。
第四期伤口:皮肤全层受损,涉及皮下脂肪、筋膜、肌肉或骨头。
伤口有黄色腐肉、黑色坏死时,必须清创后才能看清伤口处在第几期!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深度未知
表现: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红色或褐红色,或形成充血的水泡。与邻近组织相比,可出现疼痛、发硬、糜烂、松软、发热或发凉。
*注意:可疑深部的组织损伤必须在完成清创后才能准确分期。
I期:指压不变白的红斑
表现:在骨隆突处,皮肤出现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但皮肤完整。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的皮肤不同。发红区域可能会出现疼痛、发硬、表面柔软,皮温发凉或发热。肤色较深的人可能难以识别,但可以提示个体处于压疮发生的危险中。
*注意:连续受压后当压力解除时,局部会出现反应性毛细血管充血而发红,在解除压力15min后,发红区域会褪色恢复正常,此情况要与I期压疮鉴别开。
I期压疮:指压不变白的红斑
II期:部分皮层缺失
表现:浅表的开放性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无腐肉。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开发/破损的浆液性水泡。
*注意:皮肤撕裂,医用胶布所致损伤,会阴部皮炎,浸渍糜烂或表皮脱落均不算压疮II期。
III期:全皮层缺失
表现: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骼、肌腱、肌肉并未外露。可有腐肉,但并未掩盖组织缺失的深度。严重者可出现窦道。
III期压疮的深度因解剖学位置不同而有不同。
鼻梁、耳朵、枕骨部和踝骨部没有皮下组织,这些部位发生三期压疮可呈浅表状。相反,脂肪多的区域可以发展成非常深的III期压疮。骨骼和肌腱不可见或无法直接触及。
III期:全皮层缺失
IV期:全层组织缺失
表现:全层组织缺失,并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在创面基底某些区域可有腐肉和焦痂覆盖。通常会有窦道。
IV期:全层组织缺失
IV期压疮可扩展至肌肉、筋膜、肌腱或关节囊,有可能引发骨髓炎。
不可分期:深度未知
全层组织缺失,创面基底部覆盖有腐肉(呈黄色、棕褐色、灰色、绿色或者棕色)和/或焦痂(呈棕褐色、棕色或黑色)。除非去除足够多的腐肉和/或焦痂来暴露伤口基底部,否则无法判断实际深度,也无法分期。
不可分期:深度未知
伤口的测量
伤口测量的方法多样,受工作忙碌程度、消耗费用、结果价值的影响。测量频率由伤口的性质决定,慢性伤口每周1~2次或更长的间隔;急性伤口每2~4小时1次或每次更换敷料时测量。
伤口的大小用长*宽*深表示,通常用cm或mm做单位,测最长和最宽,不规则需多样测量;用头部或时钟12点作参考点,用箭头显示身体伤口位置相关方向,可画图说明。
不同的人去测量,结果可能不一致,不规则伤口也难于反映伤口的真实大小。伤口的形状和大小会随伤口的发展而改变,坏死组织会掩盖伤口的实际大小,监测伤口的形状,也有助于选择敷料。
伤口的二维测量
1、 线条测量:长度和宽度的测量,用头部或时钟12点作参考点,顺着身体纵轴的方向最长的为长度,相对地最宽的为宽度。
2、 伤口的描摸:用于平的或浅的伤口测量,材料可以是醋酸纸、透明塑料,可算出伤口的表面积,直接比较伤口的大小。
3、 伤口的拍照:利用相机进行拍照,优点是便宜、易用、有外观大小。不足的是伤口的深度不能显示,不易真实反应颜色的差别,拍照受技术、像机的价钱等影响。
伤口的三维测量
1、 线条测量:长度、宽度、高度的测量,伤口的高度是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深度。
2、 伤口塑摸:用牙科印摸的藻酸盐或海绵敷料等塑出伤口体积。实际上日常工作中很少用到。
3、 注水:通过注入生理盐水测量伤口体积。实际上日常工作中也很少用到。受体位的影响,而且如果伤口会渗漏液体到体内,将会造成注入的液体潴留。
伤口的类型
按伤口愈合时间把伤口分类为急性伤口和慢性伤口。急性伤口是突然发生和持续时间短的伤口,对治疗迅速发生反应,没有感染愈合,愈合过程有规律、及时,并能维持解剖上完整性,如:手术切口、皮肤擦伤、供皮区等。慢性伤口:长期存在或反复复发的伤口,如:压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糖尿病足部溃疡、其他能愈合创面。
伤口的位置
伤口的位置与身体解剖位置相联系,有些部位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如骶尾部、臀部的敷料易于污染、卷起,手、脚伤口的包扎要考虑到手脚的功能等。
伤口的渗液
伤口渗液的颜色和性质:清澈、橙黄色浆性液;淡红色少量的血性浆液;脓性液;黄色、绿色或黄褐色粘稠或稀薄的混浊液体。
伤口渗液量随愈合阶段变化:少量:小于或等于5ml/24h;中量:5-10ml/24h;大量:大于或等于10ml/24h。衡量敷料的干、湿作记录。
伤口的气味
伤口散发出恶臭是伤口感染的第一指征或被粪液等污染。揭开一些密封性敷料时也会闻到异味。
伤口的外观
一般表现有:表皮增生、肉芽生长、黄色腐肉、坏死、感染。
表皮增生:伤口愈合的末段,新上皮覆盖伤口的表面,常在伤口的边沿爬向伤口的中央,有时在伤口内,为红色或粉红色的表皮。
伤口肉芽过长:肉芽过长。肉芽高出皮肤水平,影响上皮的爬行。
描述伤口外观的颜色:用4分之几或8分之几描述,说明某种伤口颜色大约占伤口表面积的百分之,如某一伤口有50%的黄色腐肉、50%的红色组织;或某一黄红伤口有75%的黄色腐肉、25%的红色组织。
瘘管:两个空腔器官之间,或从一个空腔器官到皮肤之间的通道称瘘管。
窦道:周围皮肤和伤口床之间形成的纵形腔隙,能探到腔隙的底部或盲端。
潜行:伤口皮肤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孔穴称潜行。
伤口边缘及周围皮肤:观察伤口边缘的颜色、厚度、内卷、潜行情况;观察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完整性、弹性,注意有无色素沉着、硬化、水肿、皮炎等。
感染伤口:
受细菌感染化脓的伤口,局部症状常有红、肿、热、痛,肉芽灰暗、易破碎流血,渗液增多,气味恶臭,周围皮肤可有湿疹表现。全身可以有发热,体温超过38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可以超过105个/ml。老年人免疫反应低者、全身激素治疗者、白细胞减少者,这些人群常不能显示正常的炎症反应,更要注意伤口有无脓液,注意伤口渗液和气味的变化,伤口疼痛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伤口感染。如果伤口肉芽组织易破碎、流血,伤口数周保持同样大小或生长缓慢,伤口恶臭,短期渗液增加,伤口组织内有假膜存在,要考虑伤口感染的可能。
疼痛
慢性伤口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伤口变得疼痛可能是感染的一个症状,但应排除创伤、异物、血管问题的原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