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高发 这种治疗方法父母一定要知道

2022
02/15

+
分享
评论
颅脑神经医学
A-
A+

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其实精神病并不可怕。只要精神病人及时确诊、按时服药,按需选择治疗手段,绝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都会获得较好控制,可令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消除肇事肇祸的根源,帮助社会和家庭回归平和安宁。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大多都聪明,所以青少年阶段的情绪问题多是双相障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症状一般不典型,典型的躁狂发作非常少见,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容易发脾气,多伴有割手腕等自杀、自残的念头和行为。开始起病多以抑郁为主要表现,双相抑郁的特点是发病比较早,发作次数多,反复抑郁发作,且起病急,缓解快;多伴有混合特征和反向特征,易激惹,情绪多变,不开心同时思维活跃,睡眠过度,精力旺盛;多伴有自杀的意念和行为,割手腕比较常见。

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但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早期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大部分都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但仍有部分重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经过系统、正规、足量的药物治疗3年以上,其临床症状仍不能较好控制,或药物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导致患者无法耐受,或患者拒绝服药,但其临床症状又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这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如果符合手术适应症标准、排除手术禁忌症,就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消除精神症状,重新回归家庭与社会。

案例:患者(男性,19岁)2016年读书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睡眠差,情绪低落,怀疑有同学背后议论他,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去上学,凭空听见有人跟他说话,胡言乱语,发脾气,与父母敌对,当时就诊于当地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重度抑郁症”,门诊给予舍曲林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2016年底,患者出现兴奋话多、发脾气,摔东西,痴迷于打篮球,每天都疯狂练习篮球,再次就诊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先后服用利培酮、碳酸锂等药物治疗,症状控制始终不稳定。2021年底,家属将患者带至我院寻求功能神经科手术治疗。

术前症状:(1)睡眠差,半夜不睡觉;

(2)情绪低落,对生活提不起兴趣,说活着没意思想死;

(3)兴奋话多,夸大吹牛,说自己打篮球厉害,能代表中国国家队去美国打球;

(4)挥霍、乱花钱,买东西不看价格、无节制消费;

(5)脾气暴躁、易激惹,与家人敌对,曾砸过家里家具和汽车;

(6)行为异常,自言自语、自笑,不愿与人接触交流,孤僻、懒散,否认自己有病,无自知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术后恢复:(1)睡眠质量改善,夜间睡眠可持续7小时以上;

(2)情绪平稳,心情好转,对出院后的生活有自己的规划;

(3)承认之前是自己兴奋话多、胡言乱语,自己的篮球技术一般;

(4)承诺不再乱花钱,出院后会找份工作养活自己;

(5)脾气温和,可以与父母平心静气沟通,对周围人的态度友好,承认自己患病,主动配合药物治疗。

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其实精神病并不可怕。只要精神病人及时确诊、按时服药,按需选择治疗手段,绝大部分病人的病情都会获得较好控制,可令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消除肇事肇祸的根源,帮助社会和家庭回归平和安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障碍,双相,情感,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