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集团正考虑加大其核心心血管器械在中国的生产制造规模。
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集团正考虑加大其核心心血管器械在中国的生产制造规模。
根据临港方面透露的信息,美敦力临港项目首期投资额约3亿元,用于建设心血管疾病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该项目厂房预计于今年6月交付,交付后5年内投产,预计投产后第三年达产,达产后每年产值预计3亿元左右。
01
跨国械企本土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多个跨国械企加快中国本土化进程,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甚至供应链都转向本土化,以应对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扩大化形势。
2019年,强生投资1.8亿美元建成的爱惜康苏州工厂落成,生产包括腔镜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开放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外科手术缝合线等产品。
2020年,西门子医疗与张江集团联合打造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这是西门子全球首家对外开放式的联合创新平台,将在先进诊疗技术、医疗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智能医疗器械三方面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合作,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科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20年10月,GE医疗与无锡高新区签署“智能医疗产业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五年GE医疗将在无锡加码国产创新投资规模,吸引上下游合作伙伴,新增亿元级研发投入并新引进十余款高端医疗设备进行本地化生产。
02
心血管成热门赛道
近年来,美敦力不断加快心血管领域的本土化布局。2019年3月在临港设立创新中心,2021年6月位于成都的创新中心成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患者市场,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备受械企关注。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6年至202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从22.7百万人增至25.3百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8%,预计2022年将达到26.7百万人。预计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不断上升,且将为心血管医疗器械市场提供巨大机会。
心血管医疗器械成我国近年发展的热门领域,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2021年心血管介入领域投融资规模增量最大,比上一年多出约20亿元,同比增长28%。
在细分领域,心血管介入获首头部机构参投次数位列第二,被资本市场看好
数据来源:众成数科(JOINCHAIN)
此外,心血管还是近几年的研发热门,2021进入国家级创新审批以及获批产品中,心血管均为最大领域。2021年获国家药监局创新器械审批的产品数量为35件,超1/3获批产品为心血管类医疗器械。
2021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目录
在政策方面同样备受关注,2021年年底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其明确提出要加快植入心脏起搏、心衰治疗介入器械研制。
相信随着美敦力等外资品牌本土化进程加速,心血管市场竞争将加速,国内企业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03
剑指高端医疗器械
跨国械企布局本土化战略,一方面是为了应对集采下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快应对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变化,争抢占市场份额。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34998亿元,同比增长4.6%,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8118亿元,同比增长15.5%,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3倍。市场前景广阔,但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高端医疗器械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竞争壁垒等极大优势,市场空间超过千亿,是器械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我国大部分高端医疗器械目前仍被外资巨头所垄断,据公开数据,国外产品如呼吸机、高端X光CT、磁共振诊断仪、纤维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高端医疗器械占据我国三级医院的大部分市场。甚至有些高端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国内还不能生产,需要依赖进口。
与此同时,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需求远未被满足,以心血管领域为例,中国TAVR基数极低,据数据显示2019-2025年国内TAVR市场将以53.1%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容。此外,我国TMVR市场发展潜力同样巨大,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二尖瓣返流患者数量将以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50年将达到6000万例。TMVR巨大的蓝海市场是国际龙头的必争之地,国内企业在研发管线中也有布局,但多处于早期阶段。
近年来多个政策出台,鼓励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国内企业在创新力与竞争力方面逐渐崛起,国产化替代成“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跨国械企加快本土化进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