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到底胖不胖,光看体重,你out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如何判断自己到底胖不胖,光看体重,你out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共识怎么说……
其实,判断是否肥胖,不仅仅要看体重,还有我们常说的体质指数(BMI),BMI是目前肥胖测定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可作为区分周围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初步判断指标。
进一步检查可判断脂肪含量和全身脂肪分布,多采用腹内脂肪测定或双能X线方法。
BMI
BMI(kg/m2)=体重(kg)/身高2(m2)。
目前对于肥胖的诊断标准因地区、种族、不同学会等标准仍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
18.5~25 kg/m2为正常体重
25~29.9 kg/m2为超重
BMI≥30 kg/m2为肥胖
1999年WHO发布的针对亚洲人的BMI分级标准,将BMI 25~29.9 kg/m2诊断为Ⅰ度肥胖,BMI≥30 kg/m2诊断为Ⅱ度肥胖。
中国肥胖工作组和中国糖尿病学会规定:
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
BMI于18.5~23.9 kg/m2为正常
BMI于24~27.9 kg/m2为超重
BMI≥28 kg/m2为肥胖
腰围、臀围及腰臀比
腰臀比(WHR)=腰围/臀围。
中国目前参考WHO的标准,成年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或WHR>1.0即称为腹型肥胖。
体脂含量
体脂含量(BF)是指体内脂肪的含量或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可初步评估体质脂肪成分的多少及分布,正常成年男性的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为15%~25%。
目前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DEXA)、生物电阻抗法(BIA)、超声、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系统法。
DEXA可较为准确地评估脂肪、肌肉、骨骼的含量及分布,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方法,BIA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作为初步筛查应用。目前多以体脂量男性≥25%、女性≥30%作为肥胖的判定标准。
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面积(VFA)作为腹型肥胖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准确直观地反映内脏脂肪聚积,常用的方法有腹部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并且可同时测量皮下脂肪面积(SFA),较为精准地反映出脂肪的分布,但由于费用昂贵限制了临床推广,中国参考WHO标准将VFA≥80 cm2诊断为腹型肥胖。
标准体重百分率
常用于儿童及特殊人群的肥胖症判断,标准体重百分率=被检者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标准体重百分率≥120%为轻度肥胖,≥125%为中度肥胖,≥150%为重度肥胖。
其他
基于人体学测量指标计算出相关的参数也可用于肥胖的评估,例如身体形态指数(ABSI):ABSI=腰围/(BMI×身高),ABSI作为2012年提出的人体学参数,联合BMI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在内的肥胖风险,且ABSI与内脏脂肪面积显著正相关。内脏脂肪的质地(CT图像特征)在肥胖患者代谢结局、手术干预疗效预判中均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
来源:整理自《基于临床的肥胖症多学科诊疗共识(2021年版)》
欢迎大家留言
小编和专家期待和你的互动
我们比你更关心你的健康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