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隐匿的视力下降!早发现早治疗
亮亮(化名)是一个9岁的可爱女孩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惹人怜爱
去年夏天,妈妈偶然发现
亮亮的眼睛有些畏光
看东西总喜欢眯着眼睛
会不会是孩子眼睛近视了?
配镜后,情况却急转直下
妈妈带亮亮去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但效果并不好。亮亮的视力仍在迅速下降,她的角膜甚至开始出现白色带状的混浊区域。怎么办?
心急妈妈只能带亮亮到当地医院就诊,眼科医生通过裂隙灯详细检查了亮亮的眼睛以后表示情况很复杂,推荐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一步就诊。
初次来到宝庆院区面诊周行涛教授的时候,亮亮的视力已下降至0.05(视力表中最大的E都无法看清),情况很差,妈妈心里像压了块沉重的大石头。
周教授团队对亮亮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诊是较少见的儿童特殊眼葡萄膜炎,长期葡萄膜炎症导致瞳孔缘粘连,已并发白内障和角膜带状变性,严重威胁视力。
学科接力,一切为了光明!
第一棒! 由视光学专家周行涛教授实施,首先为亮亮的角膜恢复透明。周教授利用准分子激光,微创、精准、光滑、干净地削除角膜混浊病灶。按照常规手术方案,激光切削完成后就可以结束手术了。
但考虑到激光切削会使原有角膜组织变薄一些,如果再复发,再激光,角膜就会变得更薄。结合亮亮眼部的复杂状况,周教授决定为亮亮加做一步:“角膜贴膜”。
神奇的角膜“贴膜”
这膜从哪里来?在周教授日常“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中,医生根据近视度数从角膜中取出非常薄的透镜组织。这些取出的透镜组织通常不保留(作为“医废”处理)。但周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些透镜,将这些透镜保存下来,把这些健康角膜组织的“边角料”用于自体或异体移植,并成立了全国透镜保存联盟。对于亮亮来说,“变废为宝”的透镜组织,是为她进行角膜“贴膜”的最佳材料!
周教授将合适的透镜“贴”到亮亮的角膜表面,加固后的角膜将更加坚韧。如果亮亮的角膜混浊复发,前表面的这片“贴膜”会先变混浊。未来,医生只要为亮亮更换一张“贴膜”就可以了。
第二棒! 角膜恢复透明之后,具有丰富的小儿复杂性白内障诊治经验的罗怡教授,用高超的手术使亮亮恢复光明。
巧施手术 恢复光明
罗怡教授与亮亮妈妈充分沟通和告知病情的复杂性之后,第一时间为亮亮安排了手术。罗教授以微创切口进入,在精巧、熟练的操作下,一步到位解决了亮亮的瞳孔黏连和白内障问题。
手术很成功。术后第二天,亮亮的视力已经由初诊时的0.05恢复至0.4!
第三棒! 罗怡教授团队与周行涛教授团队继续随访,为亮亮进行验光配镜及双眼视功能评估,并请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未来,亮亮的视力有希望进一步提高!
重视儿童隐匿的视力下降!
早发现早治疗
作为国内知名白内障专家,罗怡教授对于处理这一类特殊病症有着丰富经验。亮亮的临床表现符合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伴发葡萄膜炎(JIAU),这一种特殊葡萄膜炎,是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的表现之一。
在罗教授近年来诊治的病例中,大多数患儿视力情况经过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也曾出现过一个眼部症状反复发作的患儿。因为家长未重视和配合全身免疫治疗,炎症情况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导致患儿眼部病情反复,甚至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罗教授特别提醒家长要重视定期给孩子检查视力!亮亮的眼疾是比较罕见的,疾病表现很典型,及时精准诊疗,可以避免失明。
特别需要引起家长们注意的是,JIAU患儿的眼部症状表现经常先于关节病变出现。因此在眼科门诊发现这类患儿时,罗教授总是不厌其烦地多关照几句:一定督促患儿家长至风湿免疫科进行全面检查,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全身治疗,待眼部手术后也需要长期随访,稳定炎症反应。只有家长重视和配合多学科联合治疗,患儿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JIAU是怎样的疾病呢?
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JIA)是指16岁以下儿童发生的以慢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JIA常伴发眼部病变,其中以双眼不对称的慢性前部葡萄膜炎较多见,即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伴发葡萄膜炎(JIAU)。
JIAU这种疾病,需要联合风湿免疫科的医生进行局部及全身性用药(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炎症。
JIAU由于发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且小朋友常常不懂准确表达身体不适,容易被家长忽略。等到患儿出现严重病症时才去就医,往往延误了早期治疗。
那么,像亮亮这样的病例,究竟有怎样的症状和体征呢?眼葡萄膜炎通常有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但在儿童中可表现得很“安静”,发现时常常已出现——
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等
角膜带状变性:角膜出现灰色带状混浊区
并发性白内障:晶体呈白色混浊
小编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亮亮的故事讲完了吗?还没有……因为我们与疾病的斗争,一直在路上……
还是希望可怕的JIAU不要找上
可爱的扑闪着大眼睛的亮亮
更希望下次亮亮来复诊时
能从她的眼睛中
更清晰地映出这个多彩有爱的世界
亮亮的故事比较特殊。在小编以往分享的病例中,大家见得比较多的往往是一个学科就能解决患者病痛。但现实是,当面对一些复杂病例的时候,学科之间的联动、接力与合作更像是一种常态。
五官科医疗资讯交流平台
供稿 | 眼科 周行涛、罗怡
编辑 | 党委宣传部 赵俊
本文卡通配图来源于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