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天价实验猴,难住CXO!

2022-03-17 13:31

这门生意,天然因为客观因素的束缚,产能快速扩张并不现实,或许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蓝海。

▌IVD资讯内容团队编辑 来源:瞪羚社   2

022年2月24日,官方采购平台发布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食蟹猴项目的中标公告,最终由昆明亚灵生物成功中标,供应数量为30只,货物单价为12.2万元。 我依稀记得,2020年1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打算采购400只猴子,开出的采购总价是1200万元,单价为3万元。 17401646435715510 不得不感叹,实验猴的价格真的上升的太快了,2017年食蟹猴才1.38万一只,2019年之后价格开始迅速拔升,2020年三季度末已经去到了4.2万元一只,在一路上涨至2021年上旬的7万元一只,2021年底时,价格已经到了10万元一只。 88101646435715664

另外,有匿名行业人士表示:“12.2万这个采购价格是目前正常或偏低的行情价,但现在市面上也许15万一只都比较难买得到了。”更是有行业人士大胆预测,2022年底食蟹猴价格或许会去到20万元一只,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翻倍。 

1、为什么一猴难求?本质上是供需失衡 首先得从猴子的繁殖能力说起。 猴子属于哺乳类的灵长类动物,和人是远亲,严格来说都是一胎一只的,母猴的怀孕期是6个月,一只母猴一生大约能生8-12只小猴,每年繁殖1~2次,而猴子从出生成年一般需要3-4年时间(才能供试验用)。 再来看看也可以作为实验动物的老鼠,其一般生下来几个月后就可开始繁殖,孕期约21天,一年生6到8胎,一胎生5到10只,一只雌性老鼠就可以让其家族老鼠的数目增加上千只,繁殖能力不可谓不强。 猴子较弱的繁殖能力限制了其族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由于国内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了实验动物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什么猴子被大多数药企视为“最佳选择之一”? 人类和猴子毕竟是同属灵长类动物,所以两者在身体结构和基因上的相似度更高,如食蟹猴、恒河猴拥有许多与人类相似或相同的致病基因。 25381646435715734 

国际通用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等指导原则建议,选择对药物敏感的合适的动物种属做临床前试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ICH没有规定“必须用猴”,但生物药超过70%的新药需要用猴做临床前试验;小分子化学物,其中有20-30%的临床前研究会用到实验猴。 另外,一款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并不是用1、2只就可以,按正常平均来说重复给药28天的毒理实验需要约40只猴子,如果还要做药物代谢等试验,还需药20只左右;所以,正常一款新药临床前研究需要用到至少60只实验猴,光是采购价格就达到600-700万,还没算上CXO的服务费。 2018-2021年,我国IND(临床申请)获批数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21年IND获批数达到820个。如果按照每个试验使用掉60只实验猴,那么年需求数量在4.92万只。但由于部分是进口药物,且临床前研究没有属地化的要求,有数据指出我国每年约消耗2.8万只猴子,这个数字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56271646435715781

国内每年2.5万只的需求,我们都满足不了吗? 中国作为实验猴的出口大国,全国有几十家企业是从事实验猴的饲养和售卖。根据统计,现在这部分企业总存栏量达到了24万只,但存栏量并不和可售卖的实验猴划等号,除去年纪太大和太小、身体状况不好、被预定掉以及需要留下来配种的,大概只剩3万只左右,也就堪堪能自给自足。 在猴子进出口被禁止、猴子的养殖周期长的客观背景下,随着国内生物药研发的不断升温,猴子供需失衡的情况可能会一直持续。 

2、实验动物对于安评CXO、创新药企的成本影响 猴子价格上涨,对于大部分依靠CXO的Biotech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做一个安全性评价等项目的费用一年比一年高,2020年CXO报价单可能是300万,那么到了2021年底可能得接近500万。 但在日益内卷的国内创新药研发环境下,为了快速将管线推进至临床阶段,价格再高也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毕竟管线的进度有可能关乎公司估值,又或者决定了公司能否继续融资活下去。 那么,对于安评的服务商(如龙头昭衍新药、美迪西等)而言,猴子涨价对其影响又有多大? 美迪西202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实验动物、试剂和实验耗材等,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的比例为37%,材料占比似乎没有想象中这么大。 随着实验猴的供给不断紧缺、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无疑对CXO的安评厂商抱有盈利能力下滑或可能买不到猴子的质疑,最终考量的是成本转嫁能力&盈利能力。 美迪西调研中表示:未来公司会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以获取稳定的供应来源来满足公司需要。面对实验动物价格的上涨,公司在项目报价时会参考市场情况对报价进行合理调整。 另外  从  昭衍新药  调研的情况  了解  到:  关于猴子价格的提升基本都传导出去了。    至于是否存在买不到猴子的问题,管理层也提到虽然猴子供给紧张,价格比较高,但是还是能买得到,目前采购不是问题。 是否真的如此? 美迪西2020年在临床CRO部分收入,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54%,营业收入增加48.35%。另外,公司2021Q3毛利率44.46%相较2020年41.07%,还有所提升。 昭衍新药2020年在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部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2%,营业收入增加67.41%。另外,公司2021Q3毛利率49.71%相较2020年51.38%,略有下降。 上述两者营业的收入和成本增加是趋同的,毛利波动较小,相对良性,也一定程度能支撑自己的说法。 

3、国内正布局实验猴产能的上市公司 昭衍新药曾在2020年报里提到:灵长类动物模型在全球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拥有灵长类动物模型资源或技术将会赢得市场主动权,甚至可以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垄断。 昭衍新药也是按照自有的战略认知来提前布局的,目前已经大量采购并繁殖食蟹猴,据称已经养殖了数千只,由于掌控食蟹猴资源,有着较强的先发优势。另外,公司在广西梧州建设的具备1.5万只饲养能力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及繁殖设施已于今年投入使用,预计将于2023年前后实现销售、贡献业绩增量。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昭衍的子公司广西前沿生物科技已经产生销售实验动物的收入,具体是否已经通过销售实验猴取得收入,尚未确认。 28291646435715884 

美迪西  也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新产能在建,具体是否有新增非灵长类动物的养殖产能,公司并未明确。   老牌安评龙头华西海圻2020年底市场一度传出要IPO的消息,资料显示公司拥有8万平方的实验室面积、也提供非灵长类的试验动物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其主要股东为成都利康实业与华西医院(合计持有46.38%股权),其中华西三产旗下的四川格林豪斯生物科技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实验动物(食蟹猴、恒河猴)繁育基地,这也为华西海圻的产能扩张提供了宝贵的种猴资源。 临床一体化的CRO龙一龙二们自然也不会允许被实验猴资源卡住自己的脖子。 去年4月,康龙化成收购了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的控股股权,肇庆创药是新日本科学的大型前临床研究基地,主要经营范围是驯养繁殖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猕猴和食蟹猴,康龙化成入主后将进一步扩大肇庆创药的种群和存栏数量。 药明康德永远是最隐秘的王者,2020年初,全资孙公司完成对广东春盛(猴场)的收购。2018年,广东的实验猴存栏量约为全国的30%(约8万只),出口销售量约占全国的50%,动物品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广东春盛是国内规模比较大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饲养基地,药明康德将其纳入囊中后,成为当时国内食蟹猴饲养存栏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结语:  谁未来能掌握足够多的实验猴资源,无疑意味着在一众创新药企面前拥有更强的话语权。这门生意,天然因为客观因素的束缚,产能快速扩张并不现实,或许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蓝海。

声明:本平台标明来源的文章,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CXO,食蟹猴,灵长类,实验猴,天价,实验,猴子,动物,价格,新药,采购,临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