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观察过你的指甲形状吗?
|策划/编辑:Fanny 责编:Jeing&脸盲君
审核:李云
你观察过你的指甲形状吗?是纤细修长、弧度自然柔美的,或是短小可爱、粗犷宽方的,还是下面这种群魔乱舞内卷到极致的样子:
(图源网络)
一般来说正常指甲甲面是向上凸起的,但是有些情况下,甲面会像汤匙一样向下弯曲凹陷。
纳尼,难道四舍五入我可以用这种指甲来吃饭喝汤了?打住!大可不必~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下这种神奇的指甲现象。
指甲长得像汤匙,真的是种病
指甲或趾甲像汤匙/勺子一样凹陷进去,甚至一滴水或一颗珠子落在甲面上,都能稳稳立住(而在正常的指甲中,水和珠子都会迅速从甲侧面滑落),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匙状甲,又称反甲、凹甲。
(图源文献[4]、[5])
匙状甲具体表现为甲板(指甲盖)变薄变脆,远端甲板中央朝上弯曲凹陷,四周翘起,呈匙形。
可发生于新生儿、儿童和成人,会影响部分或全部指甲/趾甲,当出现这种症状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好好的指甲,怎么说弯就弯了?
匙状甲的病因大致可分为遗传性(先天性)、后天获得性和特发性的。
在新生儿中经常被发现是特发性的,一出生就出现,并且在约33%的病例中表现为正常变异,特别是影响大脚趾。
发病机制可归因于如下这三种不同的机制。虽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可能因潜在病因而异。
● 观点一:是由于在指甲形成的角质化过程中加入的结构应力。
● 观点二:这是由于与近端相比,指甲基质远端的角较小,改变了指甲生长的方向。
● 观点三:这些变化是远端指甲基质缺氧和萎缩的结果。
匙状甲主要被认为是由于营养不良、蠕虫、乳糜泻、胃肠道失血和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的病人。
而缺铁是贫血最常见的营养原因,因此匙状甲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更为普遍。
(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的匙状甲,图源文献[6])
有时也可能是炎症性皮肤病的表现,如扁平苔藓或牛皮癣。或者可能继发于全身性改变,相关疾病与因素包括:
甲癣,创伤,普卢默-文森综合征,肌肉骨骼疾病,血流不畅或者血液淤积,血管疾病(雷诺病),内分泌紊乱(甲减或甲亢、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秃、系统性红斑狼疮),职业性因素(职业暴露于石油产品、有机溶剂和化学物质),地理性因素(在高海拔地区居住)等。
如何治疗处理匙状甲?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恢复铁水平、去除刺激物,治疗基础皮肤疾病和潜在的全身病变等。
在严重慢性缺铁性贫血中观察到的匙状甲通常是可逆的,通过摄入含有高铁含量的食物来源(肉类和动物食品、豆类和绿叶蔬菜等)补充铁储存,或者通过服用铁补充剂进行医疗管理。
指甲在增加铁摄入量的4-6个月内可恢复正常(脚趾甲生长速度比指甲慢,可能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普卢默-文森综合征患者通常最好使用铁补充剂治疗。如果匙状甲病因恰好是特发性或遗传性的,则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的指甲出现匙状甲一般属于生理性改变,随着甲板变厚变硬,大脚趾的匙状甲在9岁后会自发消退,这种不需要治疗,日常观察以防这种生理状况变成病理状况。
由于匙状甲的许多可能病因,因此没有广泛推荐的主要预防方法。日常可以把指甲适当修剪保持干净,以防受损区域感染。洗澡后定期在指甲上使用保湿剂或油,有助于保持指甲处于良好状态。
如果你见过有人长了这种匙状甲,欢迎把本文 分享 给ta看看。还想知道什么有趣的皮肤/身体奥秘,欢迎留言评论噢~
〔参考文献〕
[1]Rathod DG, Sonthalia S. Spoon Nails. 2021 Dec 20.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2 Jan–. PMID: 32644737.
[2]Bloom A, Blanken B, Schlakman B, Arena T, Mironov Z, Vlahovic TC. A Review of Nail Dystrophies for the Practitioner. Adv Skin Wound Care. 2020 Jan;33(1):20-26. doi: 10.1097/01.ASW.0000613536.27194.3c. PMID: 31856029.
[3]Phoebe Rich, MD.Overview of nail disorders.UpToDate
[4]Chelidze K, Lipner SR. The water-drop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koilonychia. J Am Acad Dermatol.2017;77(6):e157-e158. doi:10.1016/j.jaad.2017.06.034
[5]Razmi TM, De D. Bead retention test in koilonychia.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19;85(2):229-230. doi:10.4103/ijdvl.IJDVL_350_18
[6]Ghaffari S, Pourafkari L.Koilonychia in Iron-Deficiency Anemia. N Engl J Med. 2018;379(9):e13.doi:10.1056/NEJMicm1802104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3月19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