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第一课
OK镜第一课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OK镜(角膜塑形镜)有的时候好难摘,尤其是孩子早上起来时,OK镜好像是“吸”在眼睛上一样摘不下来,是滴眼药水再摘呢?还是让眼泪湿润镜片后再摘?拿吸附棒硬摘镜片,会有哪些不良后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家长首先可以帮助您的孩子排除以下几个常见的错误摘镜动作:
1.没有按住眼睑
用指腹按压眼睑或是按压的位置不在睫毛根部上,造成睑缘外翻,导致镜片难以取出。
2.上下手指错位
按压上下眼睑的手指不在同一直线上,或是没按在黑眼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会使镜片偏位无法取出。
3.眼球转动
在取出的过程中眨眼,闭眼或转动眼球,导致无法取出。
排除以上错误手法,我们要确定做到以下三点:
早上摘OK镜做到“三确认”,可有效避免角膜点染!
1. 摘镜前确认镜片在黑眼珠上
看桌面:
嘱孩子头放正,双眼睁开向下看。左手中指撑开孩子上眼睑。此时比较容易观察到角膜(黑眼珠)和巩膜(白眼珠)交界处的镜片边缘,确认镜片在角膜上,即可摘镜。
扒上睑:
左手中指撑开孩子上眼睑。
看边缘:
注意黑眼珠上方是否可见镜片的边缘。这一步是防止孩子在滴入润眼液后揉眼睛使镜片偏离角膜而出现“吸不下镜片”的情况。
2.摘镜前确认镜片有活动度
在眼内滴入1~2滴润眼液。
多眨眼:随着眨眼,润眼液进入镜片与眼表之间,形成新的泪液层,镜片才有充分的活动。
再取镜:在镜片充分活动的状态下取镜才是安全的。
由于一晚的闭眼睡眠,镜片与眼表的泪液层变薄,镜片与眼表贴合紧密,取镜会因吸力过大而伤到角膜,所以需在摘镜前确认镜片有活动度。
3.摘镜时确认吸棒吸在镜片中周边区
吸棒吸在镜片中央时产生的吸力远远大于中周边的吸力,中周边的吸取是防止吸力过大而弄伤角膜。
配戴OK镜、RGP需要经常去医院复诊,家长最关心的除了孩子的视力,还有孩子的角膜是否健康,注意这3点大大降低孩子角膜“受伤”的机率。
一起学习角膜塑形镜的正确摘镜方法
摘镜方法一:
对着镜子,眼镜固视镜子中的一点,用左手的中指拉开上睑,固定在眉弓上,右手中指拉开下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小吸棒,将吸棒轻轻吸在镜片的边缘,即可取出。请特别注意:吸附之前一定要看清镜片的位置。
摘镜方法二:
可利用双手进行操作,用左手中指拉开上睑后再轻轻下压,使上睑缘顶住镜片上缘,用右手的食指拉开下睑,并利用下睑缘使镜片下缘脱离角膜,摘镜时,可在面部下方放一手帕或纸巾,以防镜片脱落后丢失。
角膜塑形镜出现取镜困难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夜晚佩戴超时
通常建议的最佳配戴时间为8-10小时,配戴时间过长反而导致的结果就是镜片难取,尤其在近视度数比较高的人群。
处理建议:建议让孩子早晨取下镜片后再睡“回笼觉”,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吸棒老化
吸棒属于橡胶类产品,它在遇到高温、老化后会造成吸盘变形、吸力下降等情况的发生。
处理建议:每3个月换一根新的吸棒,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吸棒老化而导致镜片难取的现象发生。
3.镜片活动度低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上学期间。由于早晨时间比较紧张,起床后立即就要取镜片,但镜片没有活动度,所以出现取镜困难。
处理建议:摘镜前,滴一滴角膜塑形镜润眼液或人工泪液,眨眨眼睛,随着眨眼时的眼睑力带动,使润眼液进入镜片与眼表之间,起到润滑作用,逐渐让镜片在角膜上出现活动度。
以上科普,您学会了吗?
田良元/眼科视光部
编发/宣传统战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