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在抑郁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很可能成为抑郁症干预的重要靶点之一。
2021年12月23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姚志剑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儿童精神医学学术会议上作了《多巴胺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角色》的主题报告,现就精彩内容分享如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姚志剑教授
作者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南京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主任,江苏省抑郁症诊疗中心负责人,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抑郁障碍学组组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精神病学)学术带头人、学科副主任。
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工程(第二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011年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编委、《药物不良反应杂志》青年编委,卫生部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2019 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数据提示,大陆地区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8%。
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病理学机制尚缺乏明确结论,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病理机制之一是抑郁症单胺假说,即5-羟色胺(5-HT)能、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多巴胺(DA)能系统功能障碍,对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的神经递质为5-HT和NE, 而针对DA的药物较少。那么,DA是否为抑郁症的合理干预靶点?
1
多巴胺的生理功能及与抑郁症的关联
DA系统涉及大脑功能的多个方面,包括运动、情感和认知。DA所涉及的通路之一为中脑-边缘通路,与奖励、快乐和动机行为相关。此通路的生理功能与抑郁症最为相关,其失调可能造成快感缺乏、动机障碍等病理状态。此外,中脑-皮层DA通路与认知功能相关。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DA缺乏的人群(如 帕金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患者) 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这表明DA和抑郁症可能有着潜在的联系。
两项抑郁症患者对比健康人的横向研究均表明,抑郁症患者体内DA减少,DA能系统异常。一项2000年的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相比,DA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在患者体内的含量显著降低,表明抑郁症患者可能DA代谢减少,活性降低。
纵向干预研究也显示了DA在抑郁症中的潜在作用。如早在1996年一项研究显示,使用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AMPT)抑制DA的生成会伴随着HDRS指数的升高,且DA水平越低,HDRS越高。另一项研究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使用AMPT会增加MADRS指数,且AMPT还会影响与奖励机制相关的大脑区域代谢活性。
2
多巴胺的干预对抑郁症治疗的影响
对DA通路进行干预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药物耐药,改善快感缺失,且不引起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和嗜睡。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 于治疗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耐药患者,联用安非他酮(NDRI类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失败的患者,5-HT/NE/DA干预对于抑郁症的改善有一定疗效。阿戈美拉汀可以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 。安非他酮也可以增强奖励系统功能、兴趣和精力,从而改善快感缺乏,且不引起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和嗜睡。
综上所述,DA在抑郁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很可能成为抑郁症干预的重要靶点之一。
文丨姚志剑
编辑、排版丨张静宇
校对丨付雨杰
审核丨邢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