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能查出什么?

2022
04/11

+
分享
评论
检验之声
A-
A+

血常规检查可以说体检中最常见的项目,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血常规处有“↑”或“↓”箭头时,心里总是非常忐忑,这意味着得了什么病吗? 别急,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全面地了解一下~

01

血常规是什么?查它有什么用? 俗血常规称“血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项血液检查。血常规中的许多指标都是病理改变常用的敏感指标,其中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诊断参考价值。 

34031649633168492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量和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比如考虑患者目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疾病风险,有时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7561649633169973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血液常规检测就是我们身体健康的警报器。

02

如何读懂血常规检查结果呢? 拿到体检报告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检查结果正不正常,换句话说是在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血常规检查通过观察各项指标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初步分辨感染的类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67821649633170089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血常规检查报告中有近20个项目,那么该如何读懂血常规报告呢? 血常规快速读懂版来啦~我们普通人读懂“血液三兄弟”(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就够日常所用啦~ 

22751649633170722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1、白细胞(WBC)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升↑降↓意义】: 白细胞增多(WBC项出现“H”或者“↑”): 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也有生理性的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饮酒、餐后等。 白细胞减少(WBC项出现“L”或者“↓”): 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功能亢进等。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复查、积极诊治。 39241649633170883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2、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也是人体内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媒介(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贫血性疾病方面较红细胞更能反应贫血的程度。 【升↑降↓意义】: 红细胞增多 (RBC项出现“H”或者“↑”) : 这种检查结果常见于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减少(RBC项出现“L”或者“↓”): 常见于各种贫血,配合医生找出贫血的原因并进行调理改善即可。 血红蛋白增多(HGB项出现“H”或者“↑”): 同红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减少(HGB项出现“L”或者“↓”): 同红细胞减少。 

32251649633171069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3、血小板(PLT)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具有止血、凝血功能。 

【升↑降↓意义】: 血小板增多(PLT项出现“H”或者“↑”): 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脏切除术后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减少(PLT项“L”或者“↓”): 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70801649633171952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03

血常规进阶版也呈上 准备此部分主要为了兼顾或满足医学常识较多的粉丝,大家可能需要更细化的指标解读,所以血常规进阶读懂版来了~ 

1、白细胞计数 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增高: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中毒、出血、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排除白血病; 减少: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以百分数计),白细胞分为5类:   

(1)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5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即增高——细菌感染、炎症,减少——病毒性感染。   (2)淋巴细胞(Lym),正常为20%~40%,增高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免疫缺陷。   

(3)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及某些血液病;减少时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烧伤等。 

(4)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1%,一般临床意义不大。  

(5)单核细胞,正常为3%~8%,增高时见于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减少一般也无临床意义。 

28831649633174409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2、红细胞计数 正常男性为400万~550万/μL,女性为350万~500万/μL,新生儿为600万~700万/μ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 减少:贫血、出血。 3、血红蛋白计数 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减少:贫血、出血等情况。 

58621649633174504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4、血小板计数 

正常情况为100%~300%。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运动后; 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22541649633174563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04

小结 

上文提到的血细胞升高和降低,常指显著的变化,一般会在体检报告里以“稍微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告诉大家。而轻微的变化大多不具诊断意义,大家也没有必须深入了解它了。 大家只需知道,一旦发现体检报告中标注出血常规有异常,及时就医就可。根据医生建议,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32961649633174617 

(图自网络,仅做科普用,侵删)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点,体检报告里的不管哪一项检验结果一定要与临床相结合,所以不要看到升降就被吓到了,及时找医生沟通,才是解惑的好办法哦~不过于担心,也不麻痹大意,有疑问多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多和医生做朋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血小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