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栓剂呢?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
曾经听一位朋友讲过一个故事,或者可以称之为一个“事故”。一位妈妈前来药房咨询,她说她给自己的孩子喂了退烧药,体温一直没有下降,又不敢再喂,问怎么处理合适?朋友问她“您喂的哪种退烧药,用药剂量是多少,小孩体重年龄多少?”,于是那位妈妈拿出手机拍的照片说“就是这个药,吃了一颗”。朋友当时惊呆啦!那个药不是别的,就是儿科常用的退热栓---对乙酰氨基酚栓。对乙酰氨基酚栓不是口服药,而是需要从肛门塞入直肠的“外用药”!或许在医务人员眼中,看到“栓剂”二字就知道如何使用药物了,但是对于普通家长来讲,压根就想不到栓剂是用作肛门直肠给药。
什么是栓剂呢?栓剂是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栓剂的使用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栓剂的分类及给药途径
栓剂按给药的途径分类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直肠栓:如角菜酸酯栓,美沙拉嗪栓,对乙酰氨基酚栓,双氯芬酸钠栓,康复消炎栓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康妇消炎栓虽然是妇科用药,但是用药途径是通过直肠给药。
2. 阴道栓:制霉素阴道栓,保妇康栓,复方甲硝唑阴道栓,硝酸咪康唑酸等等。
栓剂的特点
1.药物不受或少受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
2.避免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性;
3.中下直肠静脉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4.适用于不能或者不愿意口服药物的患者;
5.可在腔道内起到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
栓剂的使用时注意事项
当栓剂受气候(如夏季)的影响硬度发生改变(变软)时,应用前宜将其置于冰水或冰箱中10-20分钟,待其基质变硬再使用。在使用直肠栓或者阴道栓之前都需要做好卫生,对外阴或者肛门进行冲洗,再洗净双手戴上一次性指套用药,然后将栓剂取出。
直肠栓:塞入前患者取侧卧位,膝部弯曲,贴着腹部,暴露肛门(儿童也可趴伏在大人的腿上)。放松肛门,把栓剂的尖端插入肛门,并用手指(食指)缓缓推进,深度距肛门口成人约3厘米(儿童约2厘米),合拢双腿并保持侧卧姿势15分钟,以防栓剂被压出。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直肠栓前最好先排便,以防止用药后排便减少了药物的吸收时长。
阴道栓:同样在使用时洗净双手或戴上指套,可采取屈腿仰卧,双腿分开的姿势,或者是站立双脚分开,一条腿踩在高处曾弯曲的姿势,直接将药物放置于引导后弯隆接近宫颈口处即可。实际操作时,推入深度大概为一个中指长度即可到达作用部位。药物放进阴道之后, 尽量合拢双腿,保持平卧或臀部稍高。通常在使用阴道栓剂期间,一般不推荐冲洗阴道,除非特别需要,用药期间尽量不要排尿。
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使用直肠栓或者阴道栓最好在晚上临睡前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因体位改变经阴道流出体外,切忌口服栓剂,误服后及时咨询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