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影剂给药的风险之外,知情同意讨论还应根据包装说明书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的副作用和可能的禁忌症……
大家好,欢迎大家访问XI区!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一种公认的排除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科学和临床证据。根据2019年修订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cCTA已经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线检查手段。尽管标准化程度很高,但cCTA的诊断意义仍然高度依赖于检查的最佳表现。此外,即使使用最新一代扫描仪,应用剂量也取决于使用的扫描协议。与放射科许多其他CT检查方案相比,这是cCTA特有的。该方法需要高度的直接患者接触和个性化设计。 今天分享一篇文献,目的是为读者提供cCTA循证使用、检查程序和图像采集技术的概述。建议基于专业协会当前的共识建议、相关文献、当前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各种常用扫描仪的检查准备和程序没有显著差异。本文中技术实现的讨论,尤其是扫描模式,主要集中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上。所述检查程序是作者现场使用的cCTA实施的示例。它不具有约束力或一般有效性,也不是专业协会的建议。
cCTA现行指南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关于慢性症状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南。这些指南建议进行初步解剖性cCTA成像或无创性功能成像(心肌缺血试验),以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在冠状动脉疾病临床概率较低、既往无冠状动脉疾病且图像质量较高的情况下,cCTA是首选检查方法。在冠状动脉疾病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的高概率情况下,无创性功能性缺血试验(e. g. 负荷MRI、SPECT或负荷超声心动图)为首选。然而,专业知识、可用性和患者特定特征在检查选择(cCTA或功能性缺血测试)中发挥作用。在中等临床概率的情况下,cCTA和功能测试同样推荐。该指南基于多项大型研究和荟萃分析。一项荟萃分析包括来自65项前瞻性研究的5332名患者,这些患者对cCTA的诊断准确性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cCTA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最好,临床预测试概率在7%-63%之间 。经常被引用的“胸痛评估的前瞻性多中心影像学研究”(PROMISE Study)表明,cCTA可以作为负荷检查的等效替代检查,用于低至中等预测试概率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SCOT-HEART试验等研究表明,与不使用cCTA的单独标准治疗相比,cCTA能够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心脏病发作、冠心病死亡)的发生率。在慢性症状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情况下,在没有无创性成像的情况下,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很少被推荐为主要诊断方法, 例如,在冠状动脉疾病的高概率情况下,典型的心绞痛已经处于最小的负荷下,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症状的情况下,药物没有反应,以及在临床上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情况下。
根据ESC指南,cCTA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冠状动脉旁路阻塞的检测。在搭桥情况下,不需要对没有强化的冠状动脉进行cCTA成像。旁路手术后检测缺血的另一种诊断方法是无创性负荷试验。
目前的指南不建议使用cCTA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因为即使是现代CT扫描仪的诊断准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的宽度和支架(材料)的类型。对于直径大于3mm的支架 ,cCTA对再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很高,尤其是在左冠状动脉主干。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的最新指南建议将cCTA作为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替代方案,以排除预试验概率较低的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前的冠状动脉疾病,从而为该方法创造了另一个更大的应用领域。为完整起见,必须提及的是,除了慢性症状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cCTA还有一些使用领域和适应症,例如,急性胸痛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某些心电图不明显且心肌酶正常的患者),冠状动脉异常的检测和分类,冠状动脉瘤的检测,以及复杂畸形的解剖成像。
检查技巧更新
检查流程
为了允许常规进行检查,各个步骤应尽可能标准化,理想情况下以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形式。出于定位目的,SCCT发布了cCTA准备和检查的共识建议。根据目前的建议,检查可包括以下步骤:
检查准备(知情同意书,外周静脉导管,血压测量(RR)),检查前一小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如适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剂形式的舌下硝酸甘油含服),定位图,钙化积分扫描,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测试团注扫描,cCTA,必要时重复扫描。流程示意图见[图 1]。
图1 整个检查过程的时间线。β-受体阻滞剂可在第二步(变体A)检查前一小时口服给药,或在cCTA(变体B)之前直接静脉内给药或组合给药(同时进行步骤2和5)。主要步骤之间的中间任务,例如在cCTA之后检查图像质量,标记为红色。
单个步骤也可以省略或修改。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口服,静脉内或作为组合给药,这取决于检查者的偏好和工作流程中的整合。在心率低的情况下,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也可以消除(< 60次/分)。钙化积分扫描在非常年轻的患者(例如,在调查冠状动脉异常时)可以取消。在旁路成像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钙化积分扫描。作为测试团注的替代方案,可以在升主动脉中使用感兴趣区域(ROI)进行监测触发。
检查准备
除了造影剂给药的风险之外,知情同意讨论还应根据包装说明书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的副作用和可能的禁忌症。[表 1] 提供了不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的患者总结,或仅在谨慎和监测的情况下推荐。一种方法是使用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例如,美托洛尔Beloc i.v 5 ml = 5 mg),口服立即释放β-受体阻滞剂(例如,5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作为替代品)。此外,硝酸异山梨酯(Isoket)作为舌下片剂给药(5 mg)。由于美托洛尔的β-1选择性,对支气管系统的影响趋于最小。但是,β受体阻滞剂不应用于服用长期药物治疗严重哮喘或COPD的患者。
关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注意事项
收缩压< 110 毫米汞柱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窦性心动过缓(HR< 45)
第二或第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诱导房室传导阻滞(例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痉挛(由于美托洛尔的β-1选择性,风险降低。但是,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严重哮喘/COPD应避免)
有关硝酸盐(二硝酸异山梨酯)的注意事项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CM)
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表 1 cCTA常规使用药物的预防措施/禁忌症(必须遵守药品说明书)
最大直径的外周静脉导管(理想情况下为18号,通常用颜色编码为绿色)应该用于静脉通路,最好是在右肘,以允许高流速注射(5-6 ml/s)。应在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盐之前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第三代双源CT(SOMATOM Force,西门子医疗)扫描仪在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下的诊断准确性。一项比较不同心率范围的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图像质量的研究能够显示,与≤ 60次/分心率相比,高达80次/分的心率不会导致图像质量的显著降低。一项荟萃分析比较了cCTA在有和没有心率监测的双源CT扫描仪上检测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在患者水平的诊断准确性方面没有显示出任何显著差异,但在段水平的特异性和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CCT)目前的共识建议,在时间分辨率提高的扫描仪的情况下,也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我们认为,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不再是第三代双源扫描仪上所有HR范围的必要条件,但对优化图像质量,特别是减少辐射剂量有帮助。
口服β受体阻滞剂
SCCT的共识建议规定了检查前1小时口服50-10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作为实践中使用的典型剂量。但是,没有提供关于基于心率的剂量的确切建议。因此,作者创建了一种可能的简单给药方案作为心率的函数(参见[表 2])。作者在其部门实施了这种方案,并且证明大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或者,可以以适应体重的方式和/或与静脉内施用美托洛尔组合进行施用。如果美托洛尔在进一步的过程中静脉内给药,则可以如上所述分配口服给药,或者在组合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口服给药。
表 2 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可能剂量方案
硝酸甘油
用于冠状动脉扩张的硝酸甘油可以在检查前作为喷雾剂或片剂舌下给药。研究表明,与片剂相比,舌下喷雾剂对冠状动脉的扩张略大。由于卫生原因,鉴于目前的COVID-19流行,推荐使用单独包装的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片。达到最大效果的时间约为8分钟。当使用舌下喷雾剂时达到最大冠状动脉扩张的时间为3-5分钟。
定位图,钙化积分
定位图通常从肺尖延伸至肋膈隐窝。之后几乎总是进行钙评分扫描。例外情况包括非常年轻的患者(由于额外的辐射剂量)和冠状动脉旁路检查(因为钙评分扫描既不影响旁路检查计划,也不影响临床管理)。在作者的医院,总是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双源扫描仪(SOMATOM Definition Flash,SOMATOM Force,西门子医疗,福希海姆,德国)上使用低辐射剂量的大螺距扫描模式进行钙化积分。在双源CT扫描仪上可以使用带有锡滤过的协议,以进一步降低剂量,并实现虚拟120 kV重建,以确保Agatston评分具有可比性。然后对钙化积分扫描进行初步快速分析。对于严重或非常严重的钙化,可以考虑不进行增强检查,因为相关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尤其是在典型症状的情况下——显著增加,同时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降低。然而,在使用现代双源CT扫描仪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Agatston评分大于400曾被建议作为执行/评估cCTA的上限。然而,这对最新一代的扫描仪不再有效(例如,第三代双源(DSCT)扫描仪,[图 2] 显示了一个例外,一例非常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在这种情况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对比剂可以免除,因为降低诊断的准确性是可以预期的。
图 2 冠状动脉钙化的VRT图像。通过左主冠状动脉和近端左前降支(LAD)进行钙化评分扫描的轴位图像。底部的表格显示了Agatston评分(总分2920)。在如此大量钙化的情况下,cCTA排除相关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再足够高。因此,应考虑另一种排除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例如,负荷测试)。
钙化积分在这里有预后价值,并且可以帮助决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因此,多项研究,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民族研究(MESA)表明,Agatston评分与冠状动脉斑块数量高度相关,是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心脏病发作、冠心病死亡)发生和总体死亡率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一项有超过13,000名受试者参加的研证明,Agatston评分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哪些患者将受益于他汀类药物治疗。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其他专业协会的新临床指南现在建议对某些患者进行钙化积评分,以帮助确定是否应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在钙化积分扫描的帮助下,可以比在定位图中更精确地调整后续cCTA的扫描区域(z轴方向)。扫描上限:在钙评分(LM或LAD)中,从顶部到冠状动脉顶部的距离为1-2 厘米。扫描下限:在钙评分中,从尾侧到底端截面为1-2 厘米。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最好在团注测试前进行,以防止测试团注扫描和cCTA之间的血液循环速度差异。检查禁忌症后,可以静脉注射美托洛尔(例如,贝他洛克5 mg/5 ml安瓿,Cenexi)以1-2mg的小剂量缓慢递增 在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和心率监测的情况下服用,直至总剂量达到15 mg。每次给药后需检查患者的心率。目标速率为60次/分钟。[图 3] 显示了一种可能的给药方案。
图3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的算法
团注测试或团注追踪
有两种确定造影剂延迟的方法: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团注测试法可以使用例如10 ml造影剂,注射速率为6 ml/s。然后以相同流速注射60 ml生理盐水。9秒后,在升主动脉水平以1秒的间隔获取连续的单层图像。使用感兴趣区域(ROI),随时间测量升主动脉中的HU值,并得出最大增强时间(Tmax)。实际cCTA检查从注射开始的延迟设置为Tmax+ 4或5秒。如果是II级肥胖(BMI≥ 35 kg/m²),可以使用流速为7–8ml/s的15ml造影剂测试团注。造影剂流速必须设置为与后续cCTA的流速相同。
在团注追踪法的情况下,在造影剂注射期间,首先在cCTA开始时测量升动脉ROI中HU值增加形式出现的增强。一旦达到规定的HU阈值(通常为100HU),患者就会收到呼吸指令。然后,在达到阈值约7–10秒后,扫描自动开始。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团注测试法的优点是,试验团注可作为实际cCTA检查的试运行。因此,例如,确认外周静脉导管的正确位置。此外,循环时间很长或极短也有好处。团注追踪法不需要10毫升的造影剂测试团注,从而节省了时间。此外,对于缺乏经验的检查人员来说,团注追踪法通常更容易使用。
冠状动脉CTA
现代CT扫描仪基本上有以下扫描模式:
在第二代或更高版本的双源CT设备上进行螺旋“Flash”扫描,在一个心动周期(RR间期)内采集整个心脏。在探测器宽度为16cm的单源扫描仪上,可以使用“单心跳”模式 ,但双源CT扫描仪的时间分辨率目前更高。由于心脏仅在RR间期(通常在舒张期间)的一个时间点进行扫描,因此该模式的辐射剂量最低。
前瞻性ECG触发的序列扫描。在这种方法中,可以选择性地扫描ECG周期的某一段(“填充”),例如,只有舒张期66–74 % RR间期或收缩+舒张30-80 % RR间隔的相位(采集窗口)。这种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通常低于“低螺距螺旋扫描”的辐射剂量,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窗口(“填充”)。
回顾性ECG同步图像重建的“低螺距”模式。如今,这只在特殊情况下用于cCTA。ECG引导管电流调制(称为“脉冲”)可用于减少剂量。尽管如此,即使在现代扫描仪上,这种扫描模式通常也与最高辐射剂量有关。
这里选择的扫描模式主要基于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在个别病例中,BMI和冠状动脉钙化的数量也会影响扫描方案的选择。
[图4] 显示了第二代或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上扫描协议的可能决策算法,可有效用于大多数患者。该规则的例外情况包括,例如,根据特定的医疗问题,使用最低剂量方案的年轻患者(例如,冠状动脉异常)应选择。应根据ALARA原则,审查每次检查的计划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值的适用性。
图 4 提出了扫描协议的选择算法。对于以RR间隔的%或ms为单位的采集窗口,参考[表3]中考虑HR和HV的建议填充方案。
1 “大螺距”扫描
此选项仅在双源扫描仪上可用。大量关于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的研究表明,在舒张期(大约从R-R 间期的65%开始)以大螺距模式(“Flash”/“TurboFlash”扫描)采集时,cCTA的质量非常好。对于第二代双源扫描仪,作者建议在心率下选择更保守的大螺距模式≤ 60次/分和心率变异≤ 1次/分。
在Agatston评分为600或更高的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无论心率如何,在大螺距模式下图像质量都会显著下降,而在相同扫描仪上的研究显示,前瞻性序列扫描的图像质量始终较高。对此的一种解释可能是序列模式下使用的辐射剂量更高。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序列扫描模式允许重建多个期相,而大螺距模式仅允许重建一个期相。因此,无论心率如何,在Agatston评分较高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序列扫描模式。
在包括高BMI患者的研究中,选择了一种保守扫描模式,可以选择重建多个心动周期时相。基于此,我们在II类肥胖(BMI≥ 35 kg/m²)患者中也通常使用序列扫描模式。
2 序列扫描(“Step&Shoot”)
在现代双源扫描仪的情况下,即使在高心率(约70–100次/分)下,也可以使用预期的ECG触发序列扫描技术,而不会显著降低图像质量。心率高达70次/分时,狭窄的采集窗口(“窄填充”)仅限于舒张期(例如,R-R间期的60-80%),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上,这种模式下的分辨率足以实现高可靠性的良好图像质量。然而,这里必须考虑的是,采集窗口在高心率(“宽填充”)下扩大,或者应该从舒张期转移到收缩末期(“收缩填充”)。对老年人和现代扫描仪的研究表明,心率较高时(> 70–75/分钟)收缩末期重建(采集窗口约为R-R间期的30-50 %)运动伪影较少,而不是舒张期重建(采集窗口约为R-R间期的30–50 % )。在心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 70次/分),采集窗口也应扩大(例如,波动> 10次/分时扩大至30-80 % )。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心率为70–100次/分),建议从基于百分比的R-R间期触发(例如,35-55 %) 转变为以毫秒(ms)为单位的固定收缩窗口(例如,心率为75–100次/分时使用210-440ms),因为在高不规则心率下,收缩期基本保持不变,而舒张持续时间变化很大。因此,基于RR间期百分比的触发会导致心动周期中高度波动、不可预测的采集阶段,而从R波开始以毫秒为基础的触发会导致相对可预测的恒定采集阶段。[表 3] 显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可能的填充方案。(关于%和ms的区别,参见:冠脉CTA的绝对时像和相对时像)。
表3 可用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DSCT)的简单填充方案示例(采集窗口)。参数的选择较为保守,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和高度的确定性。在第三代DSCT扫描仪上,RR周期覆盖范围较小的协议可能会以更高的可信度实施,例如:正常心率< 70–75次/分下的纯舒张期采集,常规心率> 70–75次/分下纯收缩门控。这对辐射剂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与年轻患者有关。
3 回顾性心电门控“低螺距”螺旋扫描
如果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伴心律失常(HR> 100次/分),如果没有抗心律失常治疗或药物降低心率的选项,可以使用“低螺距”螺旋扫描进行回顾性ECG门控图像重建。通过ECG同步管电流调制(“脉冲”),可以降低这种扫描模式中使用的相对较高的辐射剂量。管电流可以减小(例如,在ECG周期中可能不是诊断性的部分,例如 R-R间期的0-20 % ,80-100 % 降低至20 % )。回顾性图像重建的一个优点是,在心动周期识别不良的情况下,ECG同步点可以随后移位或重置,从而减少由心律失常引起的伪影。
造影剂
造影剂的用量通常为60 ml(适用于大螺距模式)和70 ml(用于其他扫描模式)。流速为6 ml/s(与团注测试相同)。在大螺距模式下,对于小体型的患者和心输出量较低的患者,造影剂的用量可以在个体基础上显著减少。在一项研究中,对于体重指数较低的患者(BMI< 25 kg/m²),造影剂的用量在70kV下能够降低到30ml(370 mgI/ml),同时保持诊断图像质量。在另一项研究中,BMI< 26 kg/m²的患者造影剂用量能够减少到45 ml(400 mgI/ml)。
在II类肥胖(BMI≥ 35 kg/m²)的情况下和相应的高心输出量时,应增加造影剂的用量(例如,90 ml,使用16G/17G导管(灰色/白色),流速7-8 ml/s)。建议使用双期造影剂方案,例如,第二期使用造影剂和盐水的混合液替代直接使用相同体积的NaCl溶液(chaser)进行造影剂注射,将造影剂从外周静脉冲洗至右心房。
关于个性化造影剂方案,可以使用如下小程序计算。
重建
体素大小和空间分辨率取决于Z轴方向上的分辨率(通过平面分辨率)和轴位平面上的像素大小(平面内分辨率)。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视野(FOV)除以矩阵大小的商。因此,为了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建议使用较小的层厚(< 1. 0mm)并在一个较小的FOV中进行重建,该FOV聚焦于心脏并包含冠状血管,而不是包含整个胸部的FOV。然而,真正的最大层面内分辨率由所使用的扫描仪决定。此外,一些扫描仪可以选择重建1024矩阵的图像,分辨率更高。
建议重建以下心脏时相:
对于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
软件自动检测的舒张期,伪影最少,例如西门子的“最佳舒张期”。
软件自动检测的收缩期,伪影最少,例如西门子的“最佳收缩期”。
以5%间隔重建整个采集间隔(多期)。建议重建时使用TrueStack。
对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
检查同步点,必要时进行移位、重置或删除(心电编辑)。
软件自动检测的舒张期,伪影最少,例如西门子的“最佳舒张期”。
软件自动检测的收缩期,伪影最少,例如西门子的“最佳收缩期”。
以5%间隔重建整个采集间隔(多期)。建议重建时使用TrueStack。
以50ms间隔重建整个采集间隔(多期)。建议重建时使用TrueStack。
检查图像质量
检查结束时,目视检查图像质量。请注意以下几点:
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心脏已经完全可视化了吗?
靶血管是否有良好的对比增强?
是否存在限制诊断图像质量的显著运动伪影(呼吸伪影或心律失常引起的伪影)?
如果其中一点不满意,则应考虑重复检查受伪影限制的部分。[图 5] 显示了具有足够诊断图像质量的cCTA检查示例。由于伪影导致的诊断图像质量有限的示例如[图 6]所示。
图5 在第三代DSCT扫描仪上使用大螺距模式(“Turbo Flash”)成功采集图像质量良好。HR = 63次/分。
图 6 使用第三代DSCT扫描仪上的大螺距模式(“TurboFlash”)。运动伪影和LAD近端到中间过渡处对比度衰减的突然下降 。由于诊断图像质量降低。相关冠状动脉狭窄不能确定排除。
带有扩展填充的序列扫描模式(例如,RR间期的30-80% ),造影剂用量50–60ml通常足以完成检查。通常无需再次服用硝酸甘油或β受体阻滞剂。带有伪影的扫描如图 6所示,重复进行,以获得良好的诊断图像质量,如图 7所示。
图7 与图6中相同的患者。部分受伪影影响且非诊断性/不清楚的CT扫描被重复。因此,选择了Step&Shot模式,舒张期采集窗口为60–80 %。重复检查成功,图像质量良好。造影剂用量 = 60ml, 左前降支重度狭窄 现在可以清楚地检测到。
出院和报告
如果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硝酸甘油,门诊患者在检查后留在科室20-30分钟,以监测是否存在任何可能的副作用。医生在检查后直接提供相关发现的初步报告。如果患者要求进行病例讨论,或在急性相关发现的情况下,这些发现会提交给患者和转诊医生。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可以通过与转诊医生和/或心脏病学同事的跨学科合作来确定的。CAD-RADS标准可以为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提供指导,并根据CT结果提供进一步建议。然而,这些建议应始终在临床环境中以个人为基础加以考虑。
临床实践要点
在ESC的现行指南中,cCTA主要推荐用于低和中等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概率的情况。
本研究和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CCT)的一致建议可作为cCTA准备和获取实际工作流程的方向指南。
即使使用最新一代扫描仪,检查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甘油进行检查前用药也会有所帮助。
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仍然取决于检查准备和扫描方案的选择。
目前使用的CT扫描仪通常允许回顾性心电门控、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和大螺距模式(双源扫描仪)或单心跳模式(单源扫描仪)。
扫描模式的选择主要基于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仅在个别病例中基于冠状动脉钙化量和BMI。
双源扫描仪中的大螺距模式(“Flash”/“TurboFlash”)主要用于低心率和正常心率的情况,并且具有最低的剂量暴露。
序列扫描模式可用于广泛的心率范围。ECG触发的采集窗口将根据心率和心率变异性以RR间期(填充)的%或ms为单位设置。
低螺距模式(回顾性心电门控)仅用于个别情况,例如,绝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在三种扫描模式中,它通常具有最高的辐射剂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