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永明:零经验医生如何打通创新转化“任督二脉”?

2022
04/18

+
分享
评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A-
A+

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

CCI星火起步,蓬勃发展,在所有参与者和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的标杆。为传播CCI创新精神,发挥CCI创新价值,特开设“我与CCI”专栏。专栏将通过专访与CCI有浓厚渊源和情谊的专家,分享他们与CCI同成长、共进步的故事。

本期访谈嘉宾为CCI三期学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贺永明。

因遇到转化困难加入CCI 

贺永明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从医23年来,他一心扑在患者诊疗和临床研究上,首次真正有创新想法还是在2011年。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每天进入导管室要经手大量行心血管造影的患者,贺永明发现,并没有固定标准收集整理这些病例资料。

为什么要收集病例资料?贺永明打了个比方,李医生的患者前降支近端有病变,张医生也说他的患者前降支近端发现病变,但对比两名患者发现,最终放置心脏支架的位置不一样。这并不意味着支架放错了,而是“近端”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没有具体标准。

因此,标准化地描述、收集、整理患者数据有其必要性。

最初贺永明及其团队尝试用现有的SYNTAX评分系统收集,但该系统根据后降支起源,只把冠脉循环类型分为左右两种优势型,仅能部分反映冠状动脉解剖及病变程度,不足以涵盖人群变异,无法满足需求。

2011年,带着这个问题,贺永明前往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研修冠心病介入治疗。空闲下来后,贺永明产生了重建标准的想法。

2015年左右,贺永明带着团队正式开始关于重建冠脉评分系统的研究。几年下来,贺永明的研究颇有成效,但就在这时,他遇上了一个最大的困难——不知道怎么把系统做出来,真正落地。

对于当时没有任何创新转化经验的贺永明来说,他并不知道应该具体找“哪类人”,才可以帮助他将自己研究的系统做出来。

四处找人打听的贺永明得知CCI这一平台的存在。带着自己的半成品创新成果,贺永明顺利加入CCI,开始了他创新转化意识觉醒的转变。

打通创新转化“任督二脉” 

希望借着CCI这一平台,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具体化并进一步推广,同时通过CCI认识更多医工结合领域的人,贺永明表示。带着这一期望,2018年,他成为CCI第三期学员。

在CCI创新学院,贺永明看到同学们将一个个创新想法最后真正落地成产品,这个“神奇”的过程让他大开眼界,也令他至今印象深刻。这是他此前作为临床医生没有接触过的,“包括平日里同学们的讨论,实际上也给了我很大启示和帮助。”

一期六站课程下来,从临床需求的挖掘、项目评估、医工结合、知识产权保护到项目评估和临床验证等,贺永明认为CCI为自己打开了新大门,“我觉得以前我确实不太知道创新转化方面的东西,CCI帮我扭转了我的观念,提高了我对创新转化全链条的认识。”

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他打比方解释,比如在他自己这个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他不会编程,或者电路方面的设计,那么可以请其他学电子或学软件的专业人士解决,问题就变得更简单。

以前接触不到这么全面的转化链条上的所有人,即使能接触也非常局限,贺永明坦诚地说。

在CCI的课程帮助下,贺永明找到了合适的工程师,并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了专利,做出了软件——CatLet冠脉评分系统(www.catletscore.com)。目前该评分系统已经完成了首个临床验证研究,且研究证实了CatLet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AMI患者的长期临床预后,且预测能力可能优于SYNTAX评分系统。

“葛均波院士、沈雳教授和吴轶喆教授都帮了我很大忙,在CCI的收获和在创新转化每个环节认识的优秀朋友、同学都会让我终身受益。”

CCI是为医生拓展事业的平台

从2011年产生想法到样机制作出来,贺永明在这个创新项目上花了十年时间。他深知其中的不易,也明白其中的意义。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认为CCI是一个能为临床医生拓展事业的平台,这个平台囊括了一个创新想法到产品的全过程,医生在这个平台上有充足的发挥空间,这是对医生临床事业的锦上添花。

放眼整个心血管领域器械创新甚至是医疗领域创新,CCI发挥的是桥梁作用。“放在以前,我们临床大夫其实找不到桥梁,都是瞎摸。CCI平台的出现对于整个医疗领域而言都在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

现在大部分临床医生依然没有对创新研究的转化意识,即使有也不是很足,因此CCI的出现是将想法-论文-产品的整个全过程给打通了,贺永明表示,这些理念要在更多医生中推广,要让更多临床医生知道,也不仅限于心血管领域。

他希望并祝愿CCI能够为更多医生提供成长和转化平台,也希望更多医生能加入CCI,加入创新转化队伍。

接下来,他将继续优化和验证CatLet评分,并期待早日投入临床使用。

65551650237356776

贺永明,医学博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FACC)。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三期学员。熟悉心血管疾病诊治。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Cardiology Plus、Chinese Medical Journal以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人,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及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杂志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多次在国际国内心血管大会上发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自主研发CatLet冠脉评分系统1项,并获发明专利(http//: www.catletscore.com)。开拓性研究成果为CatLet冠脉评分系统在冠心病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本期策划:沈雳

本文作者:凌武娟

后期制作:凌武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临床医生,贺永明,CCI,心血管,经验,转化,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