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数不清的水疱 不断增大、破溃、渗出 ……
省医关注
全身“皮肉分离”
皮肤一碰就掉
满身数不清的水疱
不断增大、破溃、渗出
……
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性疾病亚专科主任曾艳丽和主管大夫任佩佩第一次见到患者时的情景。
2月21日当晚,18岁的患者小希(化名)紧急转院至河南省人民医院。
灾难性的
身心重创
小希是一名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
这是一种少见的、死亡率较高的
重症药疹
是皮肤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是什么导致如此严重的病情?
元凶竟是——
常见的退烧药!
原来,转院之前,小希因肺部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烧,当地医院医生为其进行对症用药。
谁曾想,一针退烧药打下去,小希发生了少见的重度药物过敏,仅4天时间就发展至全身皮肤如烫伤般损伤,其肝脏也受到严重损伤。
肺炎还未得到控制,又接连出现重症药疹,多重感染、肝脏受损、皮肤严重破坏、血尿……
情况危急!当天夜里,曾艳丽联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建波,为小希紧急会诊。
由于小希存在肺部感染,若按照传统治疗,不但有加重感染、危及生命的风险,且要转入ICU,各项治疗费用也会大幅度增加。
专家团队认真研究后,擅长通过生物制剂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的王建波拟定了治疗方案:借鉴国际上治疗重症药疹的先进理念,使用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阿达木单抗联合治疗。
王建波解释:
尽早应用阿达木单抗,可以充分发挥其拮抗作用,促使重症药疹快速缓解。该方案既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感染风险,又能减少治疗费用,且阿达木单抗对患者肝肾功能没有影响。
少女
“蝶变”新生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刚入院时的小希全身“皮肉分离”,满是水疱,整个人就像被开水严重烫伤,每一次翻身或下床,甚至是轻轻触碰,对她来说都是锥心之痛。
此型药疹不但损伤皮肤
还波及黏膜
受疾病的“牵连”
小希整个嘴唇、口腔血肉模糊
喝口水都能疼出泪来
两只眼睛黏膜糜烂
上下眼睑粘合在一起无法睁开
尿道黏膜糜烂
导致小便也是鲜红的血尿……
“
图片来源:大象新闻
“她每次听到我来查房都会哭,
因为实在是太疼了!
就连我查体轻轻地触诊
都能让她疼得直发抖!”
”
曾艳丽心疼不已。此外,小希的肝脏因为药物过敏也受到了严重损伤,胆红素一直持续升高。
由于小希病情严重且进展快,转院当夜,曾艳丽与王建波商定方案后,第一时间给她用上了阿达木单抗。
小希满身数不清的大疱渗出液不断积攒,大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她的痛苦,避免大面积破裂引发感染,护理团队及时用针将疱液吸出来,彻夜细心照护。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在多学科医护团队昼夜不息的共同努力下,小希的危急病情终于逐渐好转:
第3天,水疱不再增加;
第4天,眼睛睁开了;
第5天,嘴唇、口腔结痂,可以喝牛奶了;
第7天,全身水疱全部干燥、结痂;
第10天,痂皮开始脱落、新皮肤生长……
小希父母喜极而泣:“孩子经历了一场生死磨难,感谢省医的医护人员,不但技术高超,而且处处为我们考虑,他们都是孩子的恩人。”
图片来源:大象新闻
小姑娘的皮肤一天天好转。“后期就是恢复期,小姑娘老的皮损会脱落,新的细嫩皮肤会快速生长,如同一只‘蝶变’的新蝴蝶,会更加漂亮。”王建波非常有信心地说。
然而,医护人员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在小希的皮肤和黏膜逐渐好转的同时
肝损伤还有加重迹象
曾艳丽团队研究决定,对小希应用人工肝治疗。通过人工肝治疗,小希的肝脏恢复很快。3月21日出院时,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曾艳丽说:“ 患者的康复让我们很受鼓舞,这得益于我们与皮肤科的密切合作,他们治‘外’,我们治‘内’,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为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整个过程虽然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我们始终坚信,医患同心一定能战胜病魔。”
科普
时刻
曾艳丽解释,中毒性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属于重度皮肤黏膜反应,最常由药物引发,其特征为表皮广泛坏死和剥脱,皮肤剥脱面积>30%体表面积。超过90%的患者有黏膜受累。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药物都是TEN的主要触发因素。最常涉及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镇静催眠及抗癫痫药等。
王建波提醒:以上几类药物一定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更换药物,避免药物过敏的发生。
曾艳丽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性疾病亚专科主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人才优青人才、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CNSLD)全国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热带医学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分会委员。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2部。
王建波
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罕见病遗传病学组委员、皮肤罕见病诊疗研究联盟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遗传性皮肤病、皮肤屏障修复及毛发疾病。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共建青年项目、科技厅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获河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 9篇,中国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作者︱梁雅琼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