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经过规范系统治疗的癌症病人,治疗结束开始,五年内没有复发,在之后的时间中复发的概率较之前显著降低。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好多癌症,谈疗效,都会提到一个概念~五年生存率复发率,为什么那么多癌却惊人的相似,都在5年(或倍数)复发/死亡,最初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定在这个节点,有什么内在规律吗?
更新一个观点。认为癌症无法治愈的论调是无知而可笑的,正是这种论调导致了目前在中国社会中癌症幸存者备受歧视的局面。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确实有一部分癌症患者被治愈,只是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把这部分人从全部的经过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人中识别出来。不要理解错了五年生存率的含义。
没有所谓五年(或倍数)复发死亡的说法,一般都谈五年生存率,很少谈五年复发率,即使这两个概率能够不严谨的互相推导。
一般的经过规范系统治疗的癌症病人,治疗结束开始,五年内没有复发,在之后的时间中复发的概率较之前显著降低,换句话说癌症的绝大部分复发发生在治疗结束五年内。
所以在临床上,把五年生存率作为一个治愈率的替代指标,为什么不直接说治愈率呢,因为一方面现代医学确实还没有搞清楚癌症的确切病因,也无法确切的检测一个人体内到底还有没有癌细胞;另一方面确实五年后复发的情况还存在。
现代医学处于严谨,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使用治愈率这个词。对于普通人,我认为知道以下几点就够了。
1、癌症病人经过正规的治疗,在结束治疗时处于现在医学检查技术检测不到肿瘤存在迹象的状态,并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连续保持这个状态,那么之后他复发的概率就极小了,他真正从癌症中幸存下来了。
2、即便达到以上标准的癌症幸存者,也不意味着他的预期寿命一定与常人无异。他新得一种癌症的概率可能比常人要高(注意不是复发),他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很小),癌症治疗的毒副作用也会产生远期后遗症,他的体能状态可能不如常人。
3、但是,五年是个不短的时间了,而且他很可能还拥有很多个五年,特别是对于年轻的癌症幸存者。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
所以,请不要用“他一定很快就会死掉”的眼光审视癌症幸存者,不要把他们隔离到混吃等死的角落中,即使现在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的情况。
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更好地生活,是人人享有,并且必须被平等尊重的权利。
来源:甲状腺Doctors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