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预防以药用为名,掩盖野生动物食用的洗白行为,有效管控和打击以药用为需求潜在滋生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保护濒危物种种群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此时全球新冠病毒已疯狂肆虐一年多了,回想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阶段,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野生动物食用问题,蝙蝠、穿山甲都被怀疑过是--新冠病毒的传播“真凶”,残酷的疫情背后,无疑是一曲野生动物的悲歌!
去年6月5日,穿山甲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药典除名穿山甲#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讨论,然而,还有多少野生动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鸿茅药酒、羚羊角颗粒、生乳灵、利咽灵片......以上药名是不是听着特别熟悉?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关于野生动物入药的一些问题!
| 禁食野生动物决定立法 |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减少疫情疫病的风险,中国采取了史上最严格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管控。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野生动物“禁食”时代。
但值得注意的是,《决定》 第四条仍旧将野生动物的药用等其他利用行为定义为非食用性利用,另作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
| 药用和食用到底有什么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是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所必须遵守的法定依据。
除此之外,还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己的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也就是说,如果野生动物被收录在《中国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中,就是可以作为药用利用的。
经过对野生动物入药的梳理我们发现,有3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32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的野生动物被收录在《中国药典》或地方药品标准中。
而一些已被《中国药典》除名的野生动物 ,例如穿山甲、熊胆、豹骨、玳瑁等仍出现在地方药标中。
| 有哪些珍稀野生动物被用于药物?|
会打洞的穿山甲,鳞片据说通筋活血、通乳调经、消肿溃痈;强壮不畏寒的熊,拥有吃了能祛风寒、续筋骨的熊掌;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赛加羚羊,羊角有散血解毒功效……这些神奇的入药动物,很多都来源于濒危的动植物种。
眼下,穿山甲、麝、虎、豹、赛加羚羊等被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义上是被保护了,但现存数量依然少的可怜;棕熊、黑熊虽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但熊胆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一种。市场上的熊胆药,主要都是通过“活熊抽胆”这等残忍方式获得。
几年前,活熊被抽胆的惨状曾被媒体曝光于众,掀起了一次取缔活熊取胆产业的舆论浪潮,直到今天动物保护组织仍在与“活熊取胆”的行为进行着斗争。
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药其实也有野生动物成分:
| 麝香 |
相关药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舒活灵、麝香心脑痛胶囊
麝香是林麝、马麝和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而林麝、马麝和原麝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为麝香的利用,野外种群的数量都已极度濒危,目前三种麝类都有在各地开展人工养殖,林麝野性强 人工养殖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马麝和原麝目前都已有较大的人工饲养种群,为麝香的生产提供原材料。
生产区域:
1、林麝: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马麝: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3、原麝: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 豹骨 |
药品:腰腿痛丸、同仁大活络丸、虎骨木瓜酒、鸿茅药酒
豹骨为猫科动物豹的骨骼,豹包括印度豹、豹虎、金钱豹、文豹,豹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数量已极其稀少,豹骨的使用已经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所有豹在中国均是国际一级保护动物,也都是CITES附录一物种,由于森林的砍伐,栖息地的丧失和被用于中药制作,豹的数量均在减少,豹、云豹、雪豹的数量并不比大熊猫多多少。
| 穿山甲甲片 |
相关药品:生乳灵、龟龄集、利咽灵片、金甲排石头胶囊
穿山甲甲片取自穿山甲鳞片,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杀、栖息地破坏,使得穿山甲种群数量锐减,2008年,中国的野外已经很难见到穿山甲实体,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2020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穿山甲将不再作为药材。
| 蛤蚧 |
相关药品:蛤蚧大补胶囊、蛤蚧定喘丸,蛤蚧干燥体被广泛运用于中药制品中,蛤蚧俗称大壁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西是蛤蚧数量最多的省份,由于多年来的滥捕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野生蛤蚧资源逐年减少,年收购量逐步下降,目前中国开展了蛤蚧的人工繁育,但并不成功。
| 羚羊角 |
相关药品:羚羊角颗粒、羚羊礁滴丸
羚羊角取自于赛加羚羊的角,赛加羚羊因为鼻部隆大而膨起,又被称为“高鼻羚羊”,我国是赛加羚羊的原产国之一,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边境地区,由于羚羊角是为名贵药材,长期遭到大量捕杀,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原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蒙古国及,中国新疆北部,现仅见于俄罗斯,赛加羚羊目前是CITES附录一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熊胆 |
药品:熊胆舒肝利胆胶囊、熊胆黄芩滴眼液、复方熊胆清肝颗粒、熊胆痔疮膏
熊胆作为药材取自黑熊和棕熊的干燥胆,生活在中国的亚洲黑熊分为五个亚种,拥有最大的种群数量,约为28000头
而棕熊则有四个地理亚种,在中国的种群数量约在7000头左右,黑熊和棕熊目前都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熊和棕熊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熊产品的需求,据调查,中国每年产熊胆粉12590公斤,平均每头取胆熊产粉2.6公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熊胆的医药价值被逐渐证明并非不可替代,同时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觉,猎熊取胆的行为在近20年才逐步减少。
| 玳瑁 |
药品:人参至宝丸、牛黄清热散、高血压速降丸
由于对玳瑁产卵筑巢的海滩过度开发,和巢生境的退化,幼体和成年的成活率均大量减少,玳瑁的种群量已经下降超过80%,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也是CITES附录一保护动物,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事实上,根据各部门联合开展的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结果来看,执法机关查获的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包括蛤蚧、穿山甲鳞片、海马干等,其实都是以药用需求的制品。
而这些野生动物制品占据了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体量的重要比重,才应该是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的突出问题。
在目前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养殖被禁止的情况下,部分野生动物养殖产业正在从食用转为药用。
需要预防以药用为名
掩盖野生动物食用的洗白行为
有效管控和打击以药用
为需求潜在滋生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保护濒危物种种群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