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手工计数法操作步骤
白细胞手工计数法操作步骤 计数前准备
1、白细胞稀释液:2%冰乙酸(冰乙酸2ml,蒸馏水98ml,10g/L亚甲蓝溶液3滴),混匀过滤后备用。稀释液的作用为消除红细胞的干扰,可不加亚甲蓝。
2、标本:用EDTA-K2抗凝全血或者用微量吸管采集末梢血。
3、计数工具:改良牛鲍计数板、盖玻片及显微镜
计数
1、稀释血液:在试管中加入0.38ml白细胞稀释液,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血样20μl,然后用棉花沿着吸管口方向擦净余血,同时检查血量是否足量。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慢慢排出吸管内的血液,然后吸取上清液清洗吸管3次,立即混匀,制成白细胞悬液;
2、冲池:静置一段时间等红细胞完全破坏后,再次混匀。吸取10μl,沿盖玻片与计数板之间的缝隙冲入计数池。以计数池充满为准,如过多、过少或有气泡,则需要重新冲池;
3、计数:冲池后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后,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对压线的白细胞采用“记上不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计算
公式解读:
N 4个大方格中白细胞的总数
÷4 为每个大方格(即0.1μ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μl,换算为1.0μl
×20 血液稀释倍数
×106 由1μl换算成1L
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比例(DC)对于临床鉴别感染来说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升高和降低的幅度也被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用作诊断疾病的手段。
血常规由于个体差异,影响指标的因素极多,且患者不同的疾病、甚至是不同的生理状态会引发血常规发生改变,其在感染方面诊断特异性差,容易出现误诊情况。
白细胞升高
①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细菌性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少数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也可有上述表现。此外,血液与实体肿瘤、血管炎、成人Still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非感染原因,也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其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分娩及情绪变化等。
②白细胞总数升高合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急性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若长期持续升高,需注意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进行鉴别。
③白细胞升高合并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寄生虫感染,也可见于结核、变态反应、肿瘤及药物等原因。
白细胞减少
①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及某些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可致白细胞减少。
②在细菌感染中白细胞减少常见于沙门菌感染、结核和布鲁菌病;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同时合并嗜酸粒细胞下降常提示沙门菌感染。应当注意的是,除上述情况外,某些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时,白细胞总数也可显著减少,常提示病情危重。
END
文章来源:检验星空,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校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