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一、抢救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液。
二、输血前必须屐行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手续。
三、输血前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五项、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等试验。如遇急诊,输血前必须留有血样备查“输血前检查”。
四、开输血申请单的首诊医师,负责追回输血前检查的结果并张贴到病历上。
五、输血申请报告单等内容不能缺项:输血前结果要补填。
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由两名护士认真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血液有效期、血型等输血单上的各项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时做到一次一人一份。
七、输血后血袋送检验科保留 24 小时。
八、如果输血时出现反应,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检验科说明情况,填写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并与有关部门一起查明。
九、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十、医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否则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科室和个人负责。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一 临床输血的监护
(一)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二)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三)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四)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二 输血中监护
(一)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二)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的前 15 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 2 毫升,约 30滴);15 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
(三)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 15 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四)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检验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三 输血后的监护
(一)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二)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检验科提交“输血反应卡”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检验科调查。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内容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