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术式是日本名古屋大学久负盛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二村雄次教授结合肝门部胆管癌的特征而设计的。手术用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侵犯肝门部的胆囊癌和中央型胆管囊肿,手术中切除含肿瘤在内的部分肝脏组织,因其切口类似印度泰姬陵的穹顶轮廓而得名。
无影灯下,手术台上
患者嘴里插着管,除了腹部和胸部
身上都铺着无菌布
麻醉监护仪“滴~滴~”响着
这是手术室里最动听的声音
没有警报,即一切安好
肝胆胰血管外科、麻醉手术科
各就各位
主刀的李滨主任接过手术刀
锋利的刀尖轻轻划开皮肤......
6个小时后
患者肝门部位的肿瘤被切除
一场“泰姬陵”手术顺利完成!
“高危,肠癌肝门部转移!”
手术台上的患者是66岁的老颜,已经同肠癌抗争数年。半年前被查出“肝脏肿物”,肝穿刺活检结果证实:肿瘤转移至肝脏!
在外院多次治疗,效果不佳。转移的肿瘤位置非常刁钻,恰巧在肝脏肝门部,跟主要的肝脏血管紧紧相依。
外院医生把这例肿瘤切除比作,“苹果中挖苹果核”。
手术难度可见一斑。出于安全考虑,外院建议老颜先保守治疗。
迎难而上,腹腔开辟“泰姬陵”
“听说肝胆外科李滨主任做高难度肝脏手术很有经验,我们就来了。”
辗转求医后,家属带老颜来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他们还真找对人了!
李滨主任带领肝癌MDT团队讨论过后,认为老颜目前传统的保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手术切除肿瘤可行,但难度很大。
对患者基础及肿瘤情况评估后,考虑肿瘤仅局限于肝门部,结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规范,手术的目标应当是:
1、廓清肿瘤、减轻肿瘤负荷
2、尽可能保留正常肝组织
MDT团队决定采用“泰姬陵手术”——围绕肝门的肝脏局部切除,由于难度系数高,该术式鲜有人尝试。
“在血管密布的肝门部开刀如同高空走钢丝绳,走好了是艺术,走不好便是灾难” 李滨主任说
3月30日,李滨主任团队与麻醉手术科高海鹰主任医师、护理团队娴熟配合,顺利开展了这次“泰姬陵”手术。
历时6小时余,术中惊险万分,肿瘤侵犯胆管及部分门静脉。
凭借多年肝脏血管外科手术经验,主刀的李滨主任胆大心细,在切除肿瘤后,精细地完成了门静脉的修补、重建及残余肝脏胆管整形与吻合。
手术切口轮廓神似泰姬陵
术中出血800ml。术后在肝胆胰血管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协同治疗下,老颜逐步脱离风险,身体恢复良好。
4月20日,李滨主任团队又为一位确诊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实施了“泰姬陵”手术。
手术历时5个半小时,术中完成:
1、完整切断侵犯的胆管及相应流域的肝段
2、肝门脉管精细骨骼化
3、标准的完成了肝S5、S4b、S1及肝外胆道的切除,胆管切缘术中冰冻提示阴性
4、采用Roux-en-Y方法,做右肝管、左肝管整形及胆肠吻合
经过术后2周恢复,患者顺利拔出相关腹腔引流管道,也恢复了自主进食、活动。
珠峰常在,登顶者少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诊断及手术存在极大的困难。
肝门部胆管癌
对于不同分期肿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是否肝切除、是否术前减黄、不同解剖变异应该如何处理以及综合治疗疗效等问题,依然是严峻挑战。
其手术操作本身也被称为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
值得庆幸的是,医学总是在医生们孜孜不倦地“内卷”中实现突破。
近年主流观点:主张将联合肝切除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策略,具有两个要点:
1、选择性的联合肝叶切除
2、手术效果与损伤兼顾
围肝门技术和精准肝切除理念应用于其治疗之中,有望在达到R0切除(肿瘤完整切除)的基础上保留更多的肝脏组织,大大減少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泰姬陵手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手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泰姬陵”手术呢?
泰姬陵术式是日本名古屋大学久负盛名的肝胆外科专家二村雄次教授结合肝门部胆管癌的特征而设计的。
手术用于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侵犯肝门部的胆囊癌和中央型胆管囊肿,手术中切除含肿瘤在内的部分肝脏组织,因其切口类似印度泰姬陵的穹顶轮廓而得名。
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肝胆胰血管外科团队 拼命内卷 勇攀高峰,打破胆道肿瘤手术禁区。
肝胆胰血管外科李滨主任
2022年,顺利完成多例“泰姬陵”术式,同时完成肝脏及胰腺各类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手术近30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