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是创新医械企业加速挤泡沫的一年,价格回归价值,市场在震荡中探寻合理估值。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过去的一年是创新医械企业加速挤泡沫的一年,价格回归价值,市场在震荡中探寻合理估值。 截至5月12日收盘,过去一年以来,
威高集团股价跌幅55.20%,总市值358.79亿港元;
乐普医疗股价跌幅39.14%,总市值332.95亿元(384.62港元),耗材三巨头中市值最高。
微创医疗股价近一年跌幅75.32%,总市值254.76亿港元;
当市场热度褪去,泡沫刺破,我们发现,耗材巨头的市值归根结底更多还是和业绩挂钩。 威高集团:总营收131.52亿元, 仍是三家之最。拥有众多成熟产品和平台的威高,高额的销售费用和占比较低的研发投入形成鲜明对比,而海外市场的占比不足或让威高在国际竞争中失了先机。 乐普医疗:总营收 106.6亿元,受益于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的出口, 凭借32.61%的增长,有望远期赶超威高集团。 微创医疗:总营收49.64亿元,亏损3.51亿美元, 亏损扩大。总市值在年中一度遥遥领先的微创医疗,目前市值垫底,受到研发支出继续增加和国内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影响。但目前微创研发投入是三巨头之首,仍处于成长阶段的微创,需要更多耐心。 此外,面对集采的压力和疫情的不断反复和同行的激烈竞争,如何提振业绩?保持领先地位,赶超前辈? 耗材三巨头纷纷开始探寻多样化经营,扩展海外市场,并拆分上市,以期提振业绩,恢复市场信心。 01 营收:威高仍为耗材之首,乐普医疗增长率最高 2021年,国产耗材三巨头营收排名稳定: 威高第一、乐普第二、微创第三。
▲国产耗材三巨头2021年数据 备注: 上表中微创医疗数据按照实时汇率计算,1美元=6..37元。 乐普医疗毛利及毛利率仅针对医疗器械类目
威高集团:营收+13.2%,麻醉及手术相关贡献最大增幅
2021年,威高集团总营收 131.52亿元 ,排名第一,同比 +13.2% 。 毛利率下降至55.3%,主要受产品结构优化所影响。 业务营收分析 ▲威高业务营收数据 2021年,威高所有的细分业务均保持增长。 医疗器械: 营收62.35亿元,同比 +8.4% ,是威高最大的业务板块,占比 47.4% ,对威高的总营收起着绝对的影响作用,其中,
临床护理业务:营收+7.2%,丰富产品组合,弥补了新冠疫情临床开放受限所导致的需求下降;
麻醉及手术相关、医学检验:营收分别占比1.9%、2.2%。其中,麻醉及手术相关产品成为2021年最大的“黑马”,同比增长高达28.3%。
骨科: 营收21.27亿元,占比16.2%,同比+21.7%。主要通过巩固脊柱领域的市场地位、加大关节产品市场推广,以及渠道下沉、搭建物流平台等措施,拉动销售增长。 药品包装: 营收20.40亿元,占比15.5%,同比+20.4%。预充式注射器需求增长强劲,同比+35.2%。 介入(爱琅医疗): 营收17.73亿元,占比13.5%,同比+10.0%。得益于医院临床治疗恢复以及中国市场拉动,美国爱琅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取得显著进展。 血液管理:营收9.77亿元。 占比7.4%,同比+19.0%。
乐普医疗:介入创新产品组合营业收入同比+827.36%
近两年来,乐普医疗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了以前一直专注的 泛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药品及相应医疗服务外, 还拥有了部分非心血管医疗器械业务,如 体外诊断、外科、麻醉。 2021年,乐普医疗总营收 106.6亿元 ,受益于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的出口,同比 +32.61%。 业务营收分析 ▲乐普医疗部分业务数据 医疗器械:主要为泛心血管类的冠脉植介入、心脏节律管理、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外周植介入,同时布局体外诊断、外科、麻醉等非心血管领域。 营收 61.69亿元 ,同比 +81.43%,大大受益于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的出口。毛利率61.03%。 扣除该部分收入影响,医疗器械板块常规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 +20.65%。
随着带量采购的实施,传统金属药物支架经营业务显著下降,但介入创新产品组合实现了显著增长,+827.36%。 *乐普医疗创新产品组合的主要构成是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和切割球囊三大产品。
药品:乐普医疗将该板块定位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业务”,主要分为制剂(仿制药)和原料药,产品集中于 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衰、抗血栓五大类 心血管常用药。营收32.58亿元,同比 -4.50 %。其中,
制剂(仿制药):营收28.18亿元,同比-1.87%。
原料药:营收4.40亿元,同比-18.45%。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是乐普医疗积极培育的新业务板块,内容依托于专科医院、体检中心、独立第三方医检所、药械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医院,提供以心血管为特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疗服务。营收12.32亿元,同比+0.44%。
微创医疗:冠脉支架国内销量第一,亏损扩大
2021年,微创医疗营收 7.78亿美元 (49.64亿元),同比 +20.0%。 毛利4.91亿美元(31.30亿元),同比+12.8%,毛利率63.16%。 期内 亏损3.51亿美元 ,主要是由于研发投入的增加以及冠脉支架全国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带来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销量大幅上升,未能完全弥补其收入和毛利的同比下降。 ▲微创医疗营收数据 业务营收分析:
▲微创医疗各业务数据
▲微创医疗各业务占比 微创医疗报告期内, 心脏瓣膜业务、神经介入业务和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 业务延续强劲增长态势。 心率管理: 营收2.20亿美元,同比+18.8%。占比28.3%, 微创医疗第一大业务。 主要因为新产品上市销量快速增长,以及新冠病毒得到控制带来的手术量回升。
国际市场(除中国外)营收2.07亿美元。其中日本营收0.13亿美元,同比+127.2%,增速最高。
中国市场营收0.13亿美元,同比+53.7%。
骨科医疗器械: 营收2.16亿美元,同比+22.9%,占比 29%,目前微创医疗第二大业务。
国际市场(除中国外)营收1.9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新冠病毒得到控制,手术需求有所提升;其中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同比+27.6%。
中国市场营收0.22亿美元,同比-31.7%,其中, 国产关节营收同比+116.9%。
心血管介入: 营收1.40 亿美元,占比17%,同比 -10.8%。主要是受国内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所影响。球囊及配件产品实现全球销售收入 0.245 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提升 47.5%。
目前共有4款药物洗脱支架、4款球囊产品在售。
冠脉支架实现全球销售数量122万套,较上年增长 132.0%,按销售数量计, 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全球排名进入前二。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 营收1.06亿美元,占比13.6%,同比 +45.6% 。主要受益于近年获批的新品。 神经介入: 营收0.59亿美元,占比7.6%,同比 +72.5%。 心脏瓣膜: 占比4.1%,同比 +93.2%,由采用牛心包瓣膜的VitaFlow和 VitaFlow Liberty 瓣膜系统获得积极的市场认可和销售数量的增加。 外科医疗器械: 营收0.05亿美元,同比+11.6%。 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业务首次获得 0.003 亿美元的收入,主要由第一个商业化产品蜻蜓眼 ® DFVision® 三维电子腹腔镜贡献收入。
01 区域:微创国际营收占比最高,乐普国际化增速最快
从区域营收占比上看,三家企业在 中国市场 上均取得了稳健增长。同时,
威高集团 的国际化推进速度相对较低,目前国际市场营收占比仅20.2%。在上半年,威高集团在欧洲中东及非洲、亚洲(除中国)的营收均呈下滑趋势,但在下半年被逆转,其中 美国在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最大。亚洲在海外市场增速第一。
乐普医疗 的国际营收 +143.85% ,占比提升至35.27%;
微创医疗 保持一直以来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状态,国际市场贡献54.2%的营收,超越了中国市场。
威高集团:国内市场占比高达79.8%,海外市场以美国为主
▲威高区域营收数据 中国市场: 仍是威高的第一大市场,占比 79.8% ,同比 +15.5% 。中国市场被划分为华东与华中、华北、东北、华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除西北地区,所有区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
营收占比最高的是华东与华中地区(49.58%); 其次是华北地区(17.71%)。
营收增长率最高的是华北地区,达到+17.9%; 其次为华东与华中(+16.2%)。
海外市场: 营收26.56亿元,占比20.20%,同比+4.9%。其中,
美国:营收占比8.7%,同比+9.3%,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最大。
亚洲:7.91亿元,同比+21.1%,海外市场增速第一。
欧洲中东及非洲、其它国家:营收略微下滑,同比分别为-0.3%、-0.8%。
乐普医疗:国际市场营收同比+143.85%
▲乐普医疗区域营收数据 中国市场: 乐普第一大市场,营收69.00亿元,占比64.73%,同比+6.20%。 国际市场: 营收37.60亿元,占比35.27%,同比+143.85%。主要得益于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的出口。
微创医疗:国内市场占比45%,国际以欧洲市场为主
▲微创医疗区域营收占比 中国市场:微创医疗第一大市场,占比45.8%。 国际市场:国际(非中国)业务收入为 26.90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提升15%(剔除汇率影响)。
其中,南美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和北美地区录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9%、16.8%和6.7%(剔除汇率影响)。
02 销售及研发:威高销售成本最高,微创研发投入最高 从销售成本金额来看,威高集团最高(58.82亿元) ,其次是乐普医疗(21.09亿元),最后是微创医疗(18.29亿元)。 从销售成本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威高集团最高(44.72%) ,其次是微创医疗(36.85%),最后是乐普医疗(19.79%)。 从研发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微创医疗最高,投入金额比乐普医疗和微创集团的投入总和还高,占比更是高达38.26% ,而相对的,乐普医疗研发占比8.52%、威高集团研发占比3.74%。
威高集团: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7%,但在三家中最低
2021上半年,威高研发投入 4.92亿元 ,在总营收中的占比3.7%,和去年同期持平。 目前威高集团国内拥有逾554项产品注册证,652项专利,其中97项是发明专利。 海外,拥有逾742项产品注册证,193项专利。报告期内,
中国国内 ,威高集团新获得专利 144项 ,正在申请中的161项,新取得产品注册证40项,已经研发完成、尚在取证过程中的有29项。
海外市场 ,威高集团正在申请中的专利13项,已经研发完成、尚在取证过程中的产品注册证有181项。
乐普医疗:研发投入增长23.34%至9.08亿元
2021年,乐普医疗研发投入 11.11亿元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 2.04亿元 ,最终研发费用 9.08亿元 。
过去三年乐普医疗研发投入近翻倍,分别为6.31亿、8.06亿、11.11亿。
报告期内,乐普医疗累计申请专利1385项,国内外上市产品600 余个,NMPA 批准的II、III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13 个,美国FDA 认证33 项,欧盟CE 认证 171项。
微创医疗:研发投入金额及占比远超乐普医疗和微创
2021上半年,微创医疗研发费用 2.98亿美元(18.99亿元) 占总营收的 38.2%, 在新品推进方面,报告期内,
共有22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5款产品获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信道,累计拥有26款绿色信道产品,连续七年位居行业首位。
在海外,7款产品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核准,15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
03 未来发展:分拆上市和多元化成主流 耗材三巨头的最近布局很一致, 都在努力进行业务分拆上市,且进展还不错。 除此之外, 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业务都在朝着“多元化”发展,正在向不同的细分领域进军,业务涉猎范围多种多样。
威高集团: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毛利率下降
威高报告期内主要是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导致毛利率由去年的 55.9%下降到55.3%。 此外,公司拟分拆放射、血管、心脏及肿瘤介入业务(通过爱琅开展)单独上市。
2021年6月30日,威高国际旗下专营骨科医疗器械的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高骨科) 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该业务独立上市融资有望加快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对产品线的补充,同时加快销售网络的建设,抓住介入产品于中国市场的高发展潜力。
乐普医疗:预计2022年可实现常规业务营收15-25%增长
乐普医疗的战略归结为六个词: 创新、服务、国际化,融合、增效、稳发展。 2022年,乐普医疗预计可实现常规业务营收 15-25% 增长, 目前乐普做了两手准备, 持续研制各类包括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体外诊断试剂、抗疫治疗药品在内的疫情相关产品,推动国内抗疫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也准备好了应对后疫情时代体外诊断、抗疫药品等相关产品常态化需要的准备,实现应急产品向常态化产品、应急营收向常态化营收的转移。 现阶段,乐普将重点推进以下产品: 冠脉和外周的介入无植入创新产品组合、结构性心脏病产品线、心律管理和电生理、 以心电AI为核心技术的生命体征监测相关产品等。 同时,乐普医疗在进行产业 “多样化” 尝试,在消费方面,在齿科方向、消费医疗行业进行探索,在自费蓝海市场多元化布局。
已控股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提供牙齿畸形矫正解决方案,并可定制生产隐形矫治器。
2021年1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乐普心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微创医疗:脑科学拟港交所上市,电生理拟科创版上市
2021年2月4日,微创心通开曼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成为旗下继心脉医疗之后第二家实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 2021年11月2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为微创医疗集团第三家实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 同时,微创医疗旗下还有两家待上市公司:
微创脑科学 (微创医疗持股54.64%)正在寻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并于2021年12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 (微创医疗持股38.49%)正在寻求科创板上市,2022年3月31日举行的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24次审议会议中,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生理”)首发申请获通过。
面对集采和疫情反复,医械企业短期承压,业绩增长放缓,为了突破本土盈利的天花板,械企纷纷拆分,以求各业务融资最大化,同时积极谋求海外发展。 拆分后的械企是否会迎来春天?海外市场是否会成为下一赛点?面对集采挤压,耗材三巨头如何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展边际?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