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难点:患者反流的机制为功能性反流,瓣环扩大且后半瓣叶长度仅为10mm左右,属于很有挑战性的一例患者。
2022年5月21日,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陈样新教授、周淑娴教授、袁沃亮教授、林茂欢教授、麦憬霆教授与超声科郑韶欣教授、邱琼教授、邓冰清教授等组成的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密切合作,应用来自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成功完成医院将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用于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确证性临床研究首例入组,为二尖瓣反流的治疗又迈进了一步。
早在去年7月份,王景峰教授团队就已应用DragonFly™成功完成了经导管治疗器质性二尖瓣反流(DMR)的介入手术,此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在二尖瓣介入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再次展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全省,乃至全国二尖瓣介入治疗领域的实力及先锋地位。作为广东省首批完成FMR确证性临床研究手术的入组中心,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用实力诠释科学赋能,用先进的诊疗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病史介绍
患者:57岁男性患者
现病史:诊断为:1、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二级(NYHA分级)、PCI术后;3、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术后);4、2型糖尿病;5、梗阻性肾病、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慢性肾脏病(CKD3期);6、痛风性关节炎。在优化药物治疗后活动后胸闷、气促10月余入院。
既往史:1.肾结石;2.痛风;3.2型糖尿病;4.血液透析。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术前经胸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重度反流(4+),左室舒张末容积113mL,左室收缩末容积50mL,左室射血分数EF55%,缩流颈0.61cm, 有效反流口面积0.38cm²,二尖瓣瓣口面积5.96cm²。
术前超声图:
手术策略
手术难点:患者反流的机制为功能性反流,瓣环扩大且后半瓣叶长度仅为10mm左右,属于很有挑战性的一例患者。
术前讨论:王景峰教授、陈样新教授、周淑娴教授和郑韶欣教授结合患者病症情况,与浙医二院王建安教授团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分析,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策略。
术中操作
术中陈样新教授团队在超声和X射线引导下经股静脉入路,完成房间隔穿刺,使用能够精确稳定调控的器械旋钮将二尖瓣夹子准确调整到目标区域,反复测试器械运动轨迹和夹子钳夹方向,最终夹子精确的到达了预定位置,夹合了最优的瓣叶长度,获得了最佳的手术效果术后少量反流MR1+。
术后超声图: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之一,据估测中国二尖瓣介入治疗市场需要干预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数量约为750万,市场对微创治疗需求求贤若渴。微创介入手术是目前已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最快、对患者术后生活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回望二尖瓣疾病治疗领域,经股静脉-房间隔入路缘对缘修复技术是目前临床证据最成熟的二尖瓣介入技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发展突飞猛进,此次成功应用国内创新器械DragonFly™开展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更奠定其在该介入治疗领域的实力及地位。医者,用匠心塑造先进的诊疗服务,用实力诠释科学赋能,用“智”造造福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首届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委员(FHRS)、《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总编辑等。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多项重点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从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疑难危重症心血管病,有非常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是在心脏器械置入(心脏起搏器、ICD和CRT/CRTD)方面有很深造诣。
陈样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美国心律学会委员(FHRS)。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预防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心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治疗、心血管急危重症诊治及心脏器械植入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多项重点项目。
周淑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女医师联盟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心律失常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作为心血管内科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希浦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皮下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心力衰竭心室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CRTD)的植入,起搏器导线拔除术,开展各种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治疗。
致力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机理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本专业有影响力的SCI论文30余篇,包括PACE 、Europace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