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烟草依赖的吸烟者,戒烟遇到的困难更多、戒烟成功率更低。
近日,《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在线发表了由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王辰院士、肖丹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李英华研究员团队完成的《中国烟草依赖的患病率与影响因素:基于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结果》。
该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烟草依赖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对我国控烟,特别是临床戒烟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吸烟者总数约3.08亿
该调查以现场入户的方式,对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开展调查87,708人,其中84,839人纳入分析。
基于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结果,一组核心数据显示出我国吸烟流行形势严峻:2018年我国20岁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5.1%,男性47.6%,每两位男性中就有1位是吸烟者。
作为导致吸烟者持久吸烟、影响戒烟成败的极重要原因,烟草依赖是本质是一种致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我国烟草依赖患者人数1.835亿
目前,我国约1.835亿吸烟者患有烟草依赖。男性患者人数1.775亿,女性患者人数710万。
约49.7%的现在吸烟者患有烟草依赖。其中男性患病率49.7%,女性患病率50.8%;平均2位吸烟者中,就有1位患有烟草依赖。
烟草依赖是一种致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患者人数1.835亿,已经超过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患者人数。
非烟草依赖者戒烟成功的可能性 是烟草依赖者的2.88倍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烟草依赖的吸烟者,戒烟遇到的困难更多、戒烟成功率更低。非烟草依赖者,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是烟草依赖者的2.88倍。
且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戒烟成功率越低。因此,烟草依赖是影响戒烟成败的关键因素。
不同省份,吸烟率存在差异
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戒烟与烟草依赖治疗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等。
我国烟草依赖患病率情况
从我国吸烟成瘾地图可看到:
吸烟率与烟草依赖患病率均较低:北京、上海;
吸烟率与烟草依赖患病率均较高:海南、吉林、内蒙等;
吸烟率较低但烟草依赖患病率较高:山东、新疆、西藏等;
吸烟率较高但烟草依赖患病率较低:贵州、云南、四川等。
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为烟草依赖
如何判定是否患有烟草依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在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为烟草依赖:
1.强烈渴求吸烟
2.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3.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有时会出现戒断症状
4.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需要增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烟获得的吸烟感受
5.为吸烟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爱好
6.不顾吸烟的危害坚持吸烟
《健康中国行动》确定了国家将重点关注的15个专项行动,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烟草控制是第四个专项行动,用以实现到2030年将成人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这体现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承诺。
然而,中国的烟草控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仍然很高,达26.6%。
推荐几种戒烟方法:
1. 五日戒烟法
第1日:做好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准备,强调全部参加是成功的关键,技能方面:学会记录吸烟日记、深呼吸。
第2日:医学知识、心理支持(制订口号、小组讨论)、采取行动。技能方面:替代疗法、行为指导、吸烟日记、心理支持。
第3日:医学知识、心理支持、社会支持、运动指导、小组讨论。技能方面:克服心理和生理成瘾性的技能、经验交流、吸烟日记。
第4日:医学知识、心理支持、膳食指导。技能方面:膳食、运动技能、小组讨论、经验交流、吸烟日记。
第5日:医学知识、心理支持、环境支持、生活方式指导。技能方面:克服复吸的技巧。
2. 自我戒烟法
自我戒烟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作出戒烟决定,牢记戒烟的原因;制订详细的戒烟计划(通常为1~3个月);记录1周的吸烟行为,这将帮助了解具体的吸烟习惯和对每支烟的需求程度,一旦开始戒烟,就应知道哪些烟可以轻易避免,哪些需要思考和努力去克服。了解一些关于吸烟的医学知识,如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吸烟有成瘾性等;了解戒烟过程是考验一个人的毅力、信念、品质的过程。所以必须树立戒烟必定成功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戒烟行动当中;寻求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增加戒烟的成功率。 戒烟计划内容包括:
告诉家人、朋友或者同事自己准备戒烟。
告诉他们自己要从哪天开始戒烟。
记录自己1周的吸烟习惯,以便戒烟时应对。
扔掉所有烟草产品和吸烟用具。
开始延迟5~10分钟吸第一支烟。
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减少在可吸烟场所停留的时间。
尽量保持忙碌状态,即使是在休闲时间。
减少与吸烟者的交往,和已经戒烟的人交朋友。
复习戒烟自助资料。
考虑使用戒烟药物、短信以及热线帮助自己戒烟。
回顾以往戒烟失败的经历,从中找出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以便汲取经验教训。
练习当别人给自己递烟时,自己应当如何应答,例如:“不用了,谢谢,我已经不抽烟了。”“谢谢,不过我已经下决心不抽烟了。”
第二阶段:行动阶段
创造良好环境,如丢弃所有的香烟、打火机和烟具,清洗牙齿和带有烟味的衣服;记好戒烟日记;按计划逐步减少吸烟量;不要奢望一天就能戒烟成功,应采用台阶法,有计划地减少吸烟数量,延长吸烟间隔时间,淡化戒断症状,减轻不适感。假如戒烟之前是一天一包香烟的量,在戒烟的第1周每天不超过15支,第2周每天不超过10支,第3周每天不超过7支,第5周每天不超过3支,第6周每天不超过1支,第7周完全不抽烟。
签署戒烟承诺书;应对戒断症状。
抑郁: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和别人一起看电影、逛街或参观展览,默念自己的戒烟决心。
失眠:下午6点以后不喝咖啡,睡前在床上阅读,睡前保持1~15分钟的安静时间。
暴躁、挫折感或愤怒:去散步或锻炼身体,停下来闭上眼睛,用鼻孔深深吸气,再用嘴巴呼气(重复几次)。
焦虑:10 分钟什么都不做,做些伸展运动,一次只做一件事。简易应对方法:散步、刷牙、勤做深呼吸、洗澡、逛街、看报纸等。
注意力难以集中:停下来休息,注意力最难集中时去做些重要的事情,不要在同一个位置坐太久。
食欲或体重增加:每天至少吃5次水果和蔬菜,不吃“快餐”、方便食品和油炸食品,多喝水,尽可能每天散步20~30分钟。
坐立不安:尝试捏皮球或其他“减压器”,嚼无糖口香糖、糖果、胡萝卜或剔牙,投入到业余爱好中。
告诉自己一些积极的事情:“我变得更健康了。”“我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感觉好多了。”“我要有自信。”
第三阶段:维持阶段 认真对待戒断反应;尽量避免和吸烟的人在一起;减少自已的空闲时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健康有益的公益活动;多做放松技术;多想自己抽烟的原因;调整膳食,适当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多向心理医师或戒烟门诊咨询。 防止复吸:如果已经超过4周,表明戒烟已经进人戒烟维持期,千万别放松警惕,再碰一支烟的行为经常会导致复吸。拒绝第一支烟比拒绝第二支容易,一些防止复吸的小窍门:
将所有可能复吸的环境列出来,提前想好应对方法。
养成让手闲不住的习惯,例如弹吉他、养鱼、握健身球、绘画等。
在家和办公室张贴“禁止吸烟”的标示提醒自己。
尽量去禁烟的场所。
将戒烟的好处告诉吸烟的朋友,鼓励他们一起戒烟。
定期对自己能维持戒烟状态给予奖励。
增加体育运动,能使身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
偶尔复吸:偶尔复吸别紧张,分析复吸的原因,想好对策,避免因为同样的诱因导致复吸,戒烟不是个容易的过程,需要坚定的毅力、适当的技巧和专业人员的指导。
第四阶段:随访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吸烟者是否仍然在继续戒烟,对在戒烟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尝试给予肯定;对戒烟维持者表示祝贺,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因为通常认为连续戒烟2年以上才能称为戒烟成功;帮助复吸者回顾戒烟的好处,并鼓励他们重新开始戒烟。谨记,复吸现象很常见,因此,复吸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失败,更不应该指责戒烟者没有足够的意志力。 由于戒断症状在戒烟后的头3个星期,尤其是第1周最为严重,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仍可能再现。因此,通常推荐最佳的随访计划应安排在开始戒烟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并按照吸烟者的选择确定一个具体的随访时间。随访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当面访视,并建议使用提醒工具以确保随访按计划进行。
烟草对身体的伤害如此之大
戒烟吧
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
文章整理自:呼吸界(作者:冬雪凝)、医世象(作者:木木)
——本期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