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火热的背后其实是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环境的显著改善。
前言
新冠疫情以来,生物医药行业获得了空前关注,投融资十分火爆,2020年港股和A股的生物医药指数涨幅均达到了50%。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生物医药公司股价普遍大幅回调,一级市场创新药投融资也是愁云惨淡。冰火两重天的场景值得深思,就让我们回顾Nature Biotechnology上关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分析文章,一起思考生物医药投融资起起落落背后行业的“变”与“不变”。
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火热
2020年是值得生物医药行业铭记的一年,新冠大流行让生物医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货币宽松则给投资者备足了子弹,在这一年,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屡创新高,IPO、增发配售和私募投资的金额和数量均刷新历史记录。
相比2019年,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的IPO数量增长了230%,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31件,IPO融资总额达到了23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88%,IPO平均融资额达1.69亿美元。生物医药行业公司的市值也在这一年实现了显著增长,10-5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数量增长了近70%,50亿美元以上的大市值生物医药公司的数量从32家增加到了67家,增长超100%。
Large cap,市值超过50亿美元; Mid- cap,市值10亿至50亿美元;
Small cap,市值2.5亿至10亿美元; Microcap,市值< 2.5亿美元
整个行业的营收在2020年增长了17%,其中大部分由大市值公司贡献,研发支出增长了21%,显示出行业玩家对未来的高度自信。除了大市值公司,中小市值的biotech、biopharm均处于烧钱亏损状态,尤其是市值在2.5亿美元以下的小型biotech,仅研发支出便已远远超过其收入。
创新环境显著改善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强势崛起
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的火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强势崛起。2019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生物医药IPO的24%,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便迅速增长到了34%。2020年全球10大IPO中,中国证券交易所占据了6席,在港交所上市的荣昌生物(RemeGen)以5.91亿美元的融资额占据榜首。
投融资火热的背后其实是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环境的显著改善。中药、仿制药已逐渐退出生物医药研发的中心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面向更多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创新药。大量有MNC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归国创业,无数极具创新活力的biotech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被开发出来,从最初的me too,到me better,再到first in class,中国生物医药正一步一个台阶,追赶着领先者的脚步。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也不断走向世界,包括FDA在内的西方监管机构,也越来越欢迎中国研发的创新药。
对外授权刷新纪录
国际化脚步加快
中国有着多达14亿的人口,其中60岁以上人口已占据了总人口的18.7%,为biotech们提供了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美元,但这对许多biotech来说仍然不够。国内biotech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经过医保谈判/集采,创新药的价格也会变得很低,唯有出海,着眼全球,才有可能实现创新药高风险对应的高回报。而对跨国大药企来说,面临着日益剧烈的竞争和价格压力,中国医药公司开发的创新药正变得越来约有吸引力。2020年,中国本土药企共对外授权新药24项,2021年增长到达28项,其中百济神州的TIGIT单抗Ociperlimab授权给诺华的兑价超29亿美元,创下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额新高。
2020年本土药企license out项目
政府对生物医药的支持一如既往
中国的证券交易所的创新和改革也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推力,为药企融资和风险资金退出畅通了渠道。港交所2018年修改规则允许亏损公司上市,到2021年二季度,在港交所生物药企的IPO融资金额已占据了全球生物药企 IPO 融资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其中 2020 的IPO融资额就超过了64亿美元。2019 年年中,上交所推出了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临床阶段药企上市,科创板成立一年后,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总数,仅次于纳斯达克。随着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战略投资者被吸引,亚洲以外的许多投资者纷纷在沪交所和港交所进行投资。
和美国一样,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也存在泡沫,估值高企,同靶点研发过度投资,中国贡献了全球PD-1/L-1单抗临床的一半以上,NMPA的评审列表里有一堆EGFR TKI在排队。此外,中国的药物研发仍然高度依赖于西方的原始发现,能够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生数量也存在不足。这些结构性的问题等待调整和改善,但中国政府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是一以贯之的。预计在未来10年,中国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将从目前的5-6%提高至10-12%(美国这一数据为18%)。同时,政府也在通过集中采购大幅降低仿制药价格,为创新药物打开支付空间。NMPA对药物和临床试验的审批速度也大大加快,并提供快速审批和优先审批通道。中国的创新药,正在一天天变好。
参考:
[1] Senior, M. China at the threshold. Nat Biotechnol 39, 789–795 (2021).
[2] 兴业证券《2020国内药企License out梳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