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专家提醒:这样的要及时切除,否则癌变的几率…

2022
06/07

+
分享
评论
温医一院
A-
A+

胆囊息肉严重吗?会不会癌变? 

很多人拿到体检报告单的那一刻  

看到有「息肉」两个字  

那真的是人都要吓愣!  

18971654558195229  

近日,杨女士(化名)  

就被报告单上的  

「胆囊息肉样病变」  

一下子整慌了  

胆囊息肉严重吗?会不会癌变?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科普一下  

近日,杨女士到医院做了全身体检,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B超检查结果写着“胆囊息肉样病变”。看到“病变”两个字,杨女士一下子就慌了,到小姐妹那里一打听,说搞不好会癌变,要做手术,吓得她整晚翻来又覆去。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温医大附一院肝胆胰外科屠金夫主任医师门诊问,这个“病变”要不要紧,是不是得癌了?屠金夫仔细看了她的体检报告书后发现只有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B超报告中写着“胆囊大小正常,囊壁薄,囊内见数颗中等回声团,大的约7*3mm,附壁,无声影,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其实,“病变”并不等于“癌变”,若是体检查出也不必过于紧张,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和癌变率都不一样。  

12261654558195378  

胆囊息肉样病变,简称“胆囊息肉”。有的人体检发现这个问题,难免会联想到“癌变”,从而担心不已。其实所谓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黏膜突向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的统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  

在病理上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假性息肉) 和肿瘤性息肉(真性息肉)两大类。前者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肌增生症、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后者包括胆囊腺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等良性肿瘤以及早期胆囊癌等。  

近年来,胆囊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在我国成人体检中,胆囊息肉的超声检出率为4.2%~6.9%。胆固醇性息肉占全部胆囊息肉的80%以上,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占10%~15%,肿瘤性息肉约占5%。通俗地说,胆囊息肉很常见,但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也不是肿瘤,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哪些人容易得胆囊息肉?

21781654558195442

★ 中年人    

胆囊息肉的患病率最高是40~50岁的中年男性,而女性的高发年龄在50岁左右。

★ 男性多见    

在所有年龄段男性相比女性有更高的患病率,男女比例为1.5:1~3.5:1。

★ 高脂血症患者    

高脂饮食和肥胖者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易患胆固醇性胆囊息肉。

★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患者    

胆囊息肉往往合并有胆囊结石,分析原因可能与胆囊炎导致的胆汁合成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 其他人群    

长期吸烟饮酒、乙肝病毒感染者以及不规律饮食和作息的人群。

 胆囊为什么会长息肉?

胆囊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些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各种息肉的发病原因也不一致。  

胆固醇息肉是由于胆汁中脂质异常代谢,使得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于胆囊黏膜,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并在间质层及息肉内大量聚集,进而促进胆囊固醇样息肉的生长。而炎性息肉以及部分胆囊腺肌症则是由于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粘膜破坏,局部组织增生而成。  

24521654558195541  

其他病理性原因还包括胆道梗阻、长期胆汁瘀滞、浓缩胆汁刺激、胰液返流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等  

 胆囊息肉会出现什么症状?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绝大多数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少数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者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能会有右上腹胀痛不适等,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个别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胆囊管阻塞,导致右上腹部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胆绞痛)。  

72831654558195700  

 胆囊息肉会不会消失(变小)?

45331654558195834  

目前来讲,多数大的胆囊息肉消失/变小的可能性不大;少数胆固醇性息肉可以从胆囊内壁上自行脱落在胆囊内形成结石或者排出胆囊。消炎利胆药物或中药治疗对炎性息肉和胆囊炎有一定的作用,也可缓解部分隐痛等症状,但药物很难使其他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消失或缩小。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会不会癌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其实,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癌变率不一样。  

90511654558195897  

胆固醇性息肉

即上皮细胞基底膜内胆固醇沉积、形成黄色的小结节突出粘膜表面,   目前认为无癌变可能。  

炎性息肉

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无癌变倾向。  

胆囊腺肌症

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这是胆囊壁黏膜增生性疾病,可分为节段型、基底型和弥漫型。多数学者认为是癌前病变,但癌变率较低。合并胆囊结石或分型为节段型时,其癌变风险显著增高。  

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腺癌

息肉型早期胆囊腺癌   为乳头型或结节型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的5%,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哪些胆囊息肉需要处理?

目前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胆囊息肉仍较困难,外科手术的指征和时机存在较大争议。综合我国2021年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年欧洲多学会联合指南》以及相关文献,对胆囊息肉的处理如下:  

01

手术治疗

不管胆囊息肉大小,若有明确相关的不舒服临床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或合并胆囊结石的应行胆囊切除术。最大径≥10mm的胆囊息肉应行胆囊切除术。最大径为6~9mm的无症状胆囊息肉,若影像学检查测及血流信号,则真性息肉可能性大,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02

密切随访

最大径为6~9mm的无症状胆囊息肉,若影像学检查未测及血流信号,应密切随访,每6个月进行1次超声检查。对于最大径≤5mm的无症状胆囊息肉,可定期复查,每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如果随访2~3年无明显变化,可将间隔适当延长。  

总之,若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息肉或者随访期间息肉发生变化,不要过于紧张,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由专科医师做出判断,对于存在潜在癌变风险、胆囊息肉较大或观察期间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尽早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

 如何预防胆囊息肉?

43341654558196162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胆固醇高的食物,多吃纤维含量丰富、清热、利湿和解毒的食物,确保大便通畅,同时忌烟限酒。  

来源:肝胆胰外科  

文字:屠金夫  

编辑:王坚连  

审核:余正平、黄丽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胆囊息肉,癌变,病变,胆固醇,体检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